“方便面书记”的驻村生活

攀枝花日报 2020-03-09 06:49 大字

□本报记者 梁波

3月7日,周六。从乡上开完会回到驻地,已是晚上8点过,虽然天气转暖,但山里入夜后寒气仍然很重,一股小风吹来,36岁的余天骄打了一个冷战。他感觉又困又饿,但唯一的铁锅里还熬着治湿气的中药,只能用电热水壶烧水泡方便面。

余天骄是攀枝花市财政局派驻盐边县国胜乡大花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这个位于大山深处、只有2个村民组的脱贫村,他已是第三任驻村书记。2020年3月,是他到村里的第8个月。今年是盐边县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余天骄从一开始就把家安在一个叫干田梁子的山包上,这里是大花地原村小所在地。在一排砖结构的平房里,一间昔日的教室成了他的寝室,一张床、一台电脑、一张放锅碗瓢盆的桌子,是他的全部家当。院坝里有一棵高大的攀枝花树,余天骄经常在树下看朝阳、看夜星,而这也是他感觉最惬意的时候。

这种惬意是短暂的,余天骄更多时候都是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山崖沟渠间往返奔走,忙着村里“缺什么补什么,哪里缺补哪里”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常态。有时候晚上,他还经常和驻村工作队员到村民家中走访。大花地村是典型的二半山区,早晚比较寒冷,早上出工较晚,晚上干完农活后村民们喜欢在家里围着火堆烤火闲聊,这时候跟群众交谈,最能了解到群众真正的需求。不过,他因此常常错过吃饭的点,方便面成了他的主食。白天去看项目现场,他也随时带着方便面,到村民家里要点开水,就可以饱饱吃上一顿。为此,很多村民都亲切地叫他“方便面书记”。

在大花地村,谁也没拿“方便面书记”当外人:杨树才的大女儿读书有困难,找他想办法筹钱;李天菊生病了,找他联系市里医院;杨洪琴要出趟远门,找他帮忙买火车票……“方便面书记”从未让村民失望,大家找他办的事情,他都想办法解决;大家没找他的事情,他就主动去做。驻村8个月时间以来,他先后为村里实施道路水毁恢复1公里,新建涵桥2座,新建挡墙191平方米,新建排洪沟194米,硬化组道2公里,争取项目资金安装10641米人饮管道,积极与爱心企业和个人对接,捐助资金5000元和学习工具、书本资料,解决5名困难学生的上学费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方便面书记”更忙了,已经连续35天没有回过家,每天和村组干部一起入户宣传、驻守卡点,争取帮扶单位捐赠消毒液,协调口罩,帮助学生准备复学……当前,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他和驻村工作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

为了让大花地村刚发展壮大起来的青花椒、魔芋种植不受影响,在市、县农技专家无法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的情况下,“方便面书记”建起了200余人的微信群,把农技专家、种植户拉进群里,把自己的寝室作为直播阵地,开设起“花椒、魔芋技术培训微课堂”,每天晚上8点准时开课,就如何做好花椒树、魔芋春季管理、春季施肥、整形修剪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知识进行讲解,让专家与村民互动,及时答复村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给出种植建议。截至目前,全村500余亩花椒、魔芋全部落实了春季管护。

新闻推荐

抢抓农时促春耕 防控生产两不误

贺积强(左二)检查指导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吴国兵供图扫码看更多生动报道□本报记者刘佳盐边县农业农村局...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