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涌动“旅游潮” —盐边县格萨拉景区加快联动融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纪实

攀枝花日报 2019-11-11 06:41 大字

格萨拉景区大门旁一景。□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11月8日,立冬节气。

尽管攀枝花市区白天的气温依然温暖,但盐边县格萨拉景区已经呵气成雾了,明亮却并不温暖的太阳下,远近的山峦、草甸、树木、民居都笼罩着隐隐约约的寒霜。

与萧瑟的气温不同的是,在景区范围内的岩上村庄、景区景点,到处都是熙攘往来的车辆、人流,各村田间地头繁忙的燕麦、荞麦、土豆采收场景热闹非常。

今年以来,为了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盐边县加速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县域旅游业的全域化、全景化水平,推动“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作为盐边重要旅游核心区块的格萨拉景区积极主动融入,做实、做深、做细“山上是景区、山间山下是产区,共建农文旅融合区”的三区联动模式,广泛拉开以联动促创建的大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加快景区带产区、公司带群众的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景区掀起了旅游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景区品质提升“加速跑”——一年之内“三大硬件”落地

8日上午9点过,穿着一身簇新彝族察尔瓦的景区讲解员沙金华,带着从深圳来的20多人的旅游团队从主景区驱车前往生态景区。

这位33岁的彝族青年在5年前还是韭菜坪村的贫困户,成为景区讲解员后,因为出色的讲解,去年刚获得四川省首届金熊猫讲解员称号。

刚进景区大门口,面对车窗外一条崭新、宽畅的双向沥青道路,沙金华金牌讲解员的作用便发挥出来:“这条路是我们县委、县政府为了提升景区品质投资了1100万元于今年9月刚建好的,直接通到生态景区、绿石林景区,坐在车上看风景很舒适。”

车上的深圳游客们发出阵阵惊叹:“哇塞,没想到这大山里还有这么高规格的道路。”

正如沙金华所言,为了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盐边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格萨拉国家级地质公园、绿石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把在格萨拉景区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做为重要的工作抓手。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格萨拉景区已有一条路、一个加油站、一座旅游厕所“三大硬件”建成投入运行。

一条路,是景区门口至上村村的7.9公里高标准道路。此前,由于景区及周边村寨的各类建设项目增加,对景区主干道的损坏较大,多处路面出现坑洼、凹陷,给过往车辆行驶增加了安全隐患、通过能力减弱,为此盐边县委、县政府在本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于今年9月建成新路,连接了多个景区道路接口以及韭菜坪、茅坪子、大湾、后元等村(组)的通村公路接口,直接受益群众4000余人。

一座厕所,是景区自驾车营地、位于接待中心停车场一侧的新建高标准旅游厕所。该旅游厕所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一次可以供42人同时如厕,缓解了景区接待中心一直存在的厕所位紧缺问题,即使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也能有效解决游客如厕难,让景区完成了“旅游品质革命”“厕所革命”,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一座加油站,是省道216线边、从攀枝花方向至景区内240米处的新建加油站。该加油站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结束了格萨拉景区方圆20公里范围内没有加油站的历史。

景区产业围着“旅游转”——景区农民向旅游村民悄然转型成风尚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加快茅坪子、上村、后元等村的脱贫成果巩固,今年以来,在盐边县格萨拉景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景区以旅游为切口,着力将景区生态资源、脱贫村农特产品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资本,让景区及周边村的产业围着“旅游转”,抓实、抓牢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路径,推动景区农民向旅游村民悄然转型。

中午时分,上村村的村民罗华正带着一群人在自己家的燕麦、荞麦地里收割着,当天有20多亩地要采收完毕。

入党17年的罗华,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燕麦、荞麦、土豆等土特产都包装成了旅游产品,源源不断送到村里去年建成的“上村村旅游中心暨村土特产销售中心”,这是对口帮扶联系的格萨拉管委会、盐边县旅游局做的系列帮扶实事之一。

“如今党的政策好,景区发展得快,我们这些老高山上的农民都沾了景区的光,沾了旅游发展的光。”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54岁的罗华告诉记者,地里的农产品现在销售渠道越来越宽,除了村里的旅游中心,还有景区大门口的旅游商店也在销售,只要销售点一个电话,这边地里的东西随时就可以送过去。

在景区大门口右侧的大坝子里,记者看到了一字排开的30多间旅游商铺,32岁的克歪正在给几个外地游客讲解着燕麦面、荞麦面的吃法:“除了营养丰富,还具有降血脂的功能……”一些年纪大的游客们听得很仔细。

克歪是韭菜坪村马家坪组的村民,她家是曾经的贫困户,靠着脱贫攻坚、景区公司帮扶,她家这几年已经靠着中药材种植、农产品销售走上了富裕路,今年光是销售中药材“三重楼”一项的收入就达4.6万元。她的商铺是景区免费提供的,晚上还可以摆烧烤摊,这里的收入基本能解决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

记者了解到,在几年的脱贫攻坚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在格萨拉管委会、盐边县旅游局的指导下,格萨拉旅游公司于2016年5月成立子公司——攀枝花格萨拉营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组群众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种养殖、加工、包装、销售逐渐成规模化发展趋势;设立马道2条,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经营使用,使42户贫困户受益;景区两盐公路沿线发展起127家农家乐,直接带动124户农户、600余名群众发展,让更多的村民当起了旅游人、吃上了旅游饭。

景区规划突出“新业态”——彝家村寨惊艳“变身”

记者在格萨拉景区公司了解到,在全力融入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过程中,景区旅游业持续上扬,市内外多家旅游公司、旅行社纷纷主动到景区对接,市内外自驾游车队和跨市、跨省旅行团队数量不断增多,今年国庆长假,景区接待各类游客22300余人,景区赏花、绿石林探秘、购物、民俗风情体验、访彝家民居等活动受到了游客欢迎。

为加大景区的旅游动能培育,构建景区与当地乡村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格萨拉景区在规划、布局上更加注重长远、实效,着力点放在了发展民俗旅游、美食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业态上。

今年,一项全新的项目设计已经进入了实质操作期,在位于原景区老大门的大湾村双湖组处新建彝家村寨,项目包括采用集成式设计、打造符合当地彝族特色的精致民宿、配套在双湖新建水景观等,建成后通过村民的申请,委托给当地村民经营,增加景区民俗风情展示点。

据悉,目前该项目的设计、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到县上,仅疏浚双湖湖底的淤泥、注入清水一项工程就耗资300万元,将对推动格萨拉景区实现“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增添助力。

新闻推荐

千帆竞发争上游千帆竞发争上游 20192019年第四次项目竞进拉练活动侧记年第四次项目竞进拉练活动侧记

中国航天智能机器人科技城项目。盐边锐华公司万吨果蔬气调库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本报记者徐杨文/图深秋的攀枝...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