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花”开正艳
□本报记者 梁波 宋俊康
“五一”假期,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文化田园农庄内一片种植了20多亩鼠尾草、百叶草的花海成了“网红打卡”地。
为了吸引游客,这家农庄可谓动足了脑筋。昔格达村村支书杨佐元介绍说,农庄内的花草实施分区规划、分期开放,还开发了“共享厨房”“亲水滩区”等旅游产品,很受游客欢迎。节日期间,杨佐元几乎每天清晨就要带着村里自主经营的团队在餐区里忙碌,为上百名游客准备午饭。
昔格达村的“网红打卡”地只是盐边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处“缩影”。盐边各乡镇立足绿色发展,围绕各自优势做“加法”,多元推进,多点“开花”。
渔门镇:森林小镇有“引擎”
连日来,渔门镇后山村岩脚组的村民罗富贵、陈关美夫妇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晾晒桑葚干。
今年鲜桑葚、桑葚干价格高,夫妻俩虽然每天都很忙绿,但也很开心,更让夫妻俩高兴的是,村里最近要发展标准化核桃基地,家里的10多亩核桃已纳入了项目范围。
“项目资金60万元,打造300亩标准化的核桃基地。”后山村村支书胡国强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召开了4次村民大会讨论核桃基地建设事宜,村民们积极性非常高。
今年3月29日,森林覆盖率高达67%的渔门镇获评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批特色产业标准化园区项目将成为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引擎”。后山村的300亩标准化核桃基地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盐边“百里生态走廊”环线上的枢纽集镇,渔门镇今年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农产品基地为切入点,夯实发展基础。除了后山村的核桃标准化基地,还拟投入资金326万元,实施新开田村至三岔口村1900亩桑园标准化建设,启动团结村万亩桑园标准化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渔门镇还将投入资金20万元,在二滩库区沿线栽种樱花等绿化、美化树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生态二滩湖区“钓鱼热”“水上观光热”,把渔门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小镇。
红格镇:特色小镇有“三变”
红格特色小镇是盐边县打造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点位,该镇党委、政府以“变”立题,不断创新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推动“山道变赛道”。红格镇立足今年5月即将开工建设的太阳湖、岩羊河湿地公园、绿色步道等项目,结合全面绿化、步道成型的癞山、大面山以及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的金沙江、岩羊河及22条镇级河流,丰富开展多样化的户外徒步、山地自行车赛、绿色环保志愿活动。
力促“田园变公园”。抓住岩羊河流域特色农庄生态圈建设、中心商业街区等项目推进的契机,以红格集镇为核心、温泉大道为中心线,整合S310线、S310复线的2万余亩果蔬资源,加快昔格达村利用新村闲置农宅打造钛陶文创园,推出“度假化民宿模式”“田园养生养老乡居模式”;加快红格村康养党员活动中心对统战、民政、文化、医疗卫生等资源的整合,扩大服务范围,经营红格田园康养平台。
加快“产区变景区”。在金河、新隆、红格、昔格达等村推动果蔬“一村一品”;支持金河村支部与相关企业共建牛油果+金菠萝(凤梨)产业园区;鼓励、吸引创业大学生、返乡青年进村当“花农”“果农”,进镇当“庄主”“园主”,开发创意农事体验产品。
和爱乡:康养民宿有“众筹”
近年来,被称作“柿子树的故乡”的和爱乡,逐渐锁住了人们的乡愁。
今年3月,和爱乡党委、政府创新推出了“康养+民宿”众筹发展模式,通过微信、微博等公开发布和爱乡特色民宿打造招商引资项目书,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外地游客前往参观考察,比选心仪的传统民居。
“‘康养+民宿’是一个成功的引子,美丽的乡村资源,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爱乡干部李正纪告诉记者,今年,和爱乡党委、政府还将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在各村开发荷花田园、生态养殖等新业态,为和爱乡的新一轮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波)4月29日上午刚上班,盐边县新九工矿区内的一家企业召开了每日例行现场安全生产碰头会,全厂生产作业线上7个车...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