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村之变
□本报记者 程桂英
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幢幢崭新的住房矗立在眼前,一阵阵鸡鸣狗叫声不时传来,一缕缕青烟从农房缓缓升起……这里是盐边县鳡鱼乡马鹿村,曾经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庄,一个贫困人口占总人口近40%的贫困村,2017年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正步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从2015年到2017年短短3年时间,马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住房改善了,产业发展了;村民们看病负担减轻了,农业技术学到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思想观念从消极被动的“要我脱贫致富”变为了积极主动的“我要脱贫致富”。
“若不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单位和部门的大力帮扶,我们村哪有今天这个发展势头!”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剑波感慨万分。这名30岁出头的农村小伙,几年前还住在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靠辛苦打工维持生计,而今已住上楼房,发展了花椒、核桃等产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马鹿村之变,从2015年开始。那一年,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卫生计生委牵头,与盐边县审计局、盐边县移动公司定点帮扶马鹿村脱贫工作。帮扶单位帮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村里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从疾病防控、助困助学、“志智双扶”等方面入手,让村民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李剑波是村里的贫困户,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家人全靠李剑波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甚是艰难。“多亏了扶贫政策,我拿到了5万元建房无息贷款、3万元产业扶持无息贷款、4万元建房补助。”受益于系列扶贫政策,2016年,李剑波回到家乡修建了新房,种上花椒苗、核桃树、桑树等,生活慢慢有了改善。
本以为日子会越过越好,谁料,2016年,李剑波的小儿子刚出生就被查出肺部先天发育不良,转入市中心医院ICU后,孩子虽转危为安,但高昂的医疗费却让他们无力承担。就在这时,驻村帮扶的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人员得知了此事,在驻村帮扶组和帮扶单位的积极协调和帮助下,李剑波的儿子享受到了建档立卡扶贫户大病免补、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健康扶贫政策,燃眉之急得以解决。
“现在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今年我还要继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争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剑波说,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干加油干,大家都能致富奔小康。
脱贫致富路上,村民杨革林也不甘心掉队。他家虽有80岁高龄的父母需赡养,3个年幼的孩子需供养,但他从未有过放弃脱贫的念头。他种了6亩花椒、4亩核桃,还喂了几头牲畜,靠着扶贫政策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也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孩子上学是免费的,医疗费用个人支付仅占10%,建房也有补贴,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杨革林的父母身体都不好,3个孩子也容易伤风感冒,一家人经常轮流进医院,一年挣的钱几乎全部花在看病吃药上。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医疗费能报销很大一部分,极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马鹿村村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很多村民早上出门不洗脸,指甲很长也不剪,头发乱糟糟的也不管,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但‘指尖行动’开展后,村民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改变了很多。”马鹿村村委会主任杨格权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单位的帮扶工作做得细致入微,经常给村民讲如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怎么除陋习、树新风等等,让大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农技员和农技专家经常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医疗技术人员经常到村里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驻村干部经常与村民面对面谈心交流……“志智双扶”使得马鹿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地里种什么、怎么种,都凭自己的兴趣蛮干。经过培训后,我们掌握了技术,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土地、正确管理庄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坚信庄稼地里也能长出‘金子’。”村民毛兴付说。
一次次技术培训和指导,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让村民们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村民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马鹿村到外面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相关单位的真情帮扶下,马鹿村村民的致富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林佳玥记者吴晓龙)近日,市地方海事局深入二滩库区渔门镇水域,就群众水路出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督导...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