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农牧局:勇做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全面取消二滩网箱养鱼。(盐边县农牧局供图)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改革开放40年来,盐边县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特色农业”的伟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边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构、产品结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初步显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农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新时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盐边县农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盐边县农牧局奋力谱写“三农”发展的新篇章。
立足优势 促农增收
近年来,盐边县农牧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重大决算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产业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2017年,盐边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0.72亿元,全县发展芒果20.8万亩,蚕桑10万亩,干果33万亩,蔬菜5.7万亩,肉类产量1.78万吨。
为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盐边县农牧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关键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重点在夯基础、调结构、树品牌、接市场、促增收等方面下功夫,逐步提升农业“主导产业产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服务组织化、市场销售品牌化”四化水平。
优势转化 现代特色农业“呼之欲出”
近年来,盐边县农牧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安全、绿色、有机供给。
按照南北产业差异化发展来布局,盐边县农牧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晚熟芒果、特色蚕桑、生态养殖、现代林业、绿色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了集中连片万亩示范基地、农业亿元产业、集中发展优质晚熟芒果、优质蚕桑、早春蔬菜等基地,全县农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盐边县农牧局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农产品供给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围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着力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制定23个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标准,76家新型经营主体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标准示范园28个,成功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和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全面拆除二滩库区水域的网箱的同时,盐边县农牧局扎实开展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强力推行化肥零增长和农药减量计划,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耕地污染治理力度,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4个,“三品”作物种植面积1.9万亩,“一标”作物种植面积5.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面积16.32万亩。芒果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共品牌、四川省著名商标认证。
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盐边农牧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红格特色小镇建设,在“接二连三”上发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截至目前,盐边县成功引进中丝集团、巧克力庄园(台湾企业)等,按期建成桑葚红酒厂、万吨果蔬气调库、魔芋加工厂、核桃油加工厂等农业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康养+农业”农庄、油底肉加工厂、大蒜生姜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在建项目建设,积极促成芒果深加工、牛羊肉深加工等精深加工企业落地。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盐边县农牧局出台了全县35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方案和全县3275户脱贫户产业脱贫方案,派出了25名农业科技人员驻村蹲点指导农业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盐边县农牧局在贫困村共发展种植业2.4万亩,养殖牲畜9.2万头(只),为全县脱贫攻坚奠定了产业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梁波/文盐边县委宣传部/图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