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河乡:聚力富民强乡,构建山水瀑布的康养胜地
箐河乡地处攀枝花市西北部山区,幅员面积115.38平方公里,境内大黑山、园堡山、青山巍然矗立,透底河、温泉河、岔河相融交汇,箐河瀑布、仙人洞、含羞洞、五爪山等自然景观,呈扇形分布,山水气质独特。
为全面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在盐边县委“准快细实高,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工作思路引领下,近年来,箐河乡党委、政府依托自然资源,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抓实党建促合力,抓实脱贫促富裕、抓实项目促发展,全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二三产稳步协调推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
因地制宜抓产业,夯实富民强乡基础
箐河乡自然、生态资源富集,但路远山高,多年来,村民群众饱受出行难、传统产业收益低的困扰,全乡多个村是省级贫困村。
“十三五”以来,在盐边县委、县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箐河乡党委、政府坚持将发展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突破口,不断抓实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近三年来,全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落地。
2016年,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通过实施对口帮扶建设、村道路硬化、“一事一议”、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建设和饮水安全等项目,切实改善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其中,完成岩门村2公里林下管网建设,3.9公里饮水管网建设,岩门村4公里产业路硬化,石龙村4.1公里新建社道路硬化。
2017年,累计投入“三农”资金1116.67万元,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5.74万元,整合资金240万元,完成社道路硬化11.18公里,新建社道路4.1公里,新建45口小水窖及管网建设。
2018年,全乡脱贫攻坚项目49个,已下达资金1892.28万元,配套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旅游观光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公共服务;配合县水务局完成4.7公里河道防洪治理工程;石龙村、岩门村按计划脱贫退出,共计129户499人贫困户以及插花贫困户达到“一超六有”标准;完成移民避险解困相对集中安置建房户共23户、77人。
近三年来,全乡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结合移民后期扶持,对口帮扶、现代农业规划和现代林业规划等,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桑葚、核桃、青花椒、生态养殖四大优势产业的培植和调整力度,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截止目前,箐河乡已有蚕桑6500亩、核桃7100亩、青花椒4310亩、刺竹笋800亩,续断、牛膝种植等中药材种植超过1000亩;特种野猪养殖1000余头,羊存栏14039只,生猪存栏7826头,牛存栏 1000余头。
聚集合力推项目,打造山水瀑布康养品牌
新时代成就新梦想,围绕市委“一核引领、一带支撑、三谷带动”的康养产业布局,紧跟县委、县政府“三绿并行”、打造绿色崛起样板县的进程,箐河乡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二三五”和县委“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加快乡村振兴的新步伐。
全乡将紧紧抓住蚕桑、核桃、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政策、人文等投资软环境,依托箐河乡丰富的旅游资源、餐饮文化特色,融合本地本乡的浑江豆花、小河细鲢鱼、乌骨鸡、刺竹笋、特种野猪等生态绿色有机食品,打造山水瀑布的康养胜地。目前,透底河、箐河瀑布景区沿线的休闲避暑旅游已形成一定特色和规模,将成为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乡将持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基地作示范促规模,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积极开展“四个好”创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针对贫困户特别是岩门和石龙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引导,组织贫困户和党员到周边学习,开拓视野,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抓好典型示范、政策引导、感恩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勤劳双手发家致富,推动箐河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盐边县砥砺奋进创新求变促发展(二)
□本报记者梁波盐边县地域广袤、资源富集,但二半山区多、历史欠账多、边远乡村多。发展产业是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