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仡佬族文化传承中的那些往事

攀枝花日报 2018-12-12 06:50 大字

熊献青(中)和他的两个徒弟。□刘海军 本报记者 胡波 文/图

身材高大,眉色浓黑的熊献青,是盐边县永兴镇新民村人,今年74岁。这位现已几乎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有另一个身份——仡佬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他虽然只是终日在自家的屋子院里走动,可心里却总是翻腾着岁月的来来往往。

奔往“仙境”

据熊献青介绍,他们所在的这个仡佬族群,是在明朝初年洪武年间为躲避战乱,由雅州(现雅安)来到这里落户的。

当年从雅州(今雅安)一同走出的是同一部落的八个兄弟,他们一路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这个地方,见这里背靠大山,古木参天,藤萝密布,野生动物成群,用木棒就能打到兔子和麂子;前有河水,“过河不用桥,吃鱼用瓢舀”;丰沃的土地,种子落地就能长出庄稼,颗粒饱满。如此“仙境”,让他们留了下来,在这里搭棚定居,开荒造田,娶妻生子,生存繁衍。

岁月匆匆,转眼间六百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严守族规,延续自己的风俗。他们有语言,可是没有文字,文化传承只靠口传心记。

拜师“学艺”

熊献青儿时由爷爷、父亲言传身教,使他对本民族文化有了一知半解。

小学四年级读完后,父亲熊明德就带着他拜祭司杨光富为师,与李大伦、杨明德一同学习本民族文化。熊献青回忆,每到冬天月圆的晚上,师傅就让他们跪在锅庄边,燃香烧纸,拜完祖先后开始学习,师傅念一句,徒弟们跟着念一句,累了困了就喝一口苦茶,跟不上就被师傅责罚。

熊献青就是从师傅杨光富的传授中,知道了自己的民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自己也被师傅引入做祭司的门槛。

“火种”不灭

仡佬族信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他们爱树,崇敬树,将森林与他们的命运联系一起。他们崇拜祖先,每年正月初七隆重举办“仡佬族送年节”,祭拜最早迁入盐边的杨、李、熊、朱、罗五大祖先,期盼祖先灵魂与族人相聚,祈求树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1957年至1965年,他们每两三年都要举办一次“仡佬族送年节”,师傅杨光富主持,熊献青与师兄弟做一些打杂事宜。从那时起,民族传承的意识如同一粒火种在熊献青心里燃烧着。他认为,老祖宗的东西记在脑袋里,才会有传承的机会。

时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传统民俗文化开始逐渐得以恢复。

2002年,村里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仡佬族送年节”,仡佬族200余人开展了庆丰收、祭祖先、敬神树、喝砸杆酒、刺绣展示、锅庄表演等活动,熊献青还向40余名来宾介绍了仡佬族的历史文化,并演唱、演奏了传统音乐。

心中愿望

传承民族文化,早已成了熊献青的精神支柱。他32岁那年,妻子因病去世。担心自己的一双女儿受苦,他选择不再续娶,而是既当爹又当妈地把她们抚养成人。“背着小女儿去种地,赶回家里忙煮饭”,这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纵然生活艰辛,熊献青依然坚持将民族文化传承当做己任,将师傅传授给自己的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传达给族人,并严格按照规矩招收了徒弟。如今,他带了杨泽清、李光友两个徒弟。他还常年担任向导和翻译,为全国各地来的民俗文化学者等讲述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演唱、演奏传统民族音乐。藏之深山的永兴仡佬族逐渐为世人所知。

熊献青说,他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一次雅安,寻找六百多年前的“根”,再听听那首仡佬族的民歌:

黄竹扁担颤悠悠, 

挑起大米上泸州。 

泸州爱我大白米,  

我爱泸州好丫头。

新闻推荐

盐边县公安局破获一起贩毒大案

□陈青燕本报记者李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秋风”专项行动以来,盐边县公安局在市公安局的指导及相关警种的大...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