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穷村的“女儿书记”
中槽村马厂组贫困户邱有色(左一)家建起了新房,钱可英(右一)去走访,邱有色夫妻俩热情地邀请她吃梨子。●她驻守在大山深处的脱贫攻坚一线,自己年幼的女儿时常在电话里哭着要妈妈
●她挨家挨户走访,行程2000余公里,脚上磨出血泡,就用缝衣针挑破
●她无暇回家,和包村干部轮流值班,吃住在工地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10月26日晚上10点,一个普通的周五夜晚。
一弯明月下,微寒的夜风中,在盐边县城某小区里,34岁的钱可英脱下外套,抱着已经熟睡的女儿六六从亲戚家往自己家走,因为当天去村上刚启动的一个河堤项目开展协调工作,她回家时已太晚。
女儿出生时六斤六两,所以钱可英给女儿取了一个小名——六六。
工作忙,深夜才能回家,这样的生活钱可英早已习惯;工作忙,只能在电话里听女儿说话,这样的日子钱可英已经过了4年。
只是这次,当她抱着女儿,发现孩子体重增加了,个头也长高了。
钱可英还清楚地记得,4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周五深夜,下乡驻村后第一次周末回家,她是一路哭着把女儿抱回家的,六六那年刚满2岁,时常在电话里哭着要妈妈,她觉得特别对不住年幼的孩子。
“时间真快呀,转眼就4年了,你长大了,村里也脱贫了……”街灯下,钱可英爱怜地看着女儿,像是对孩子、又像是对自己,喃喃地低语着,一股温暖的思绪把她的心又牵回了那个刚刚离开了3个小时、让她倾注了4年心血、距离县城180余公里的小山村,她是这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这个村,是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最偏远的村——中槽村,平均海拔2700米,地处择木龙大山深处、百灵山腹地,林海莽莽,沟深壑险,河流湍急,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贫困程度深,发展能力弱,交通、产业、电力、通讯严重滞后……
4年里,在脱贫攻坚大潮中,钱可英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中槽村!
从“女娃”到“女儿书记”,她用一双“铁脚板”丈量出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三年多前。
2015年8月中旬,正在盐边县青年干部递进班学习的县编办年轻女干部钱可英,接受了组织上的谈话:“准备派你去红宝乡中槽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里很偏僻,很落后,你要把脱贫工作赶紧抓起来,把村民的信心提振起来!”
那个时候,钱可英刚离婚,特别希望能换个环境工作。她听说红宝乡原始风光旖旎,有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爱美的天性也让她对这个工作安排感到兴奋。
然而,当想象与现实碰撞的时候,钱可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2015年8月17日上午10点,她准时赶到红宝乡报到,11点便跟随来接她的中槽村支书赶往村里。乡政府到中槽村的路程虽然只有48公里,却全是陡峭险峻的“盘山路”,汽车开了2个多小时。
村支书说,现在的2个多小时车程,还是因为2015年初打通了被当地群众称为“天路”的盐择路,这之前,6个小时都未必能到。当时是雨季,一路泥泞,多处有垮方,钱可英也第一次见识了凶猛的“山蚂蝗”。
到达村里已是下午2点,村支两委组织村组干部和20余名群众代表开见面会,听说从城里来了驻村第一书记,很多村民也自发赶来,可一看是个女娃,大家失望了。
“我们这里这么恼火、这么偏,怎么派个女娃来,能干什么?”
“细皮嫩肉的,能和我们一条心?”
“这女娃怕是呆不了几天就要走哦?”
……
面对村民们失望的表情和七七八八的议论,有10年党龄的钱可英“嚯”地站了起来:“乡亲们,现如今,‘天路’都修进了择木龙,没有什么困难我们克服不了,组织上派我来,就是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的,中槽村不脱贫,我绝不会离开!”
在掷地有声的“就职宣言”中,钱可英向中槽村人许下了承诺!
“一定要快速让自己成为‘村里人’、把群众当‘家里人’、当好全村脱贫的‘领路人’。”进村的第一个夜晚,在寄宿的村干部家昏暗的灯光下,钱可英在驻村札记的第一页写下第一句话。
此后的3个多月里,钱可英开始了她在中槽村的第一件工作:入户摸排村情,调查农户基本信息。在中槽村方圆57.8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山里,她有车坐车,无车徒步,脚上磨出血泡,晚上回到驻地用消毒后的缝衣针挑破,第二天继续挨家挨户走访,行程2000余公里,与全村农户见了面,把全村存在的问题、困难及需求,仔仔细细梳理了一遍。
事先虽有思想准备,但梳理的结果,仍让钱可英感到震惊:中槽村太落后了,全村6个村民组,149户、4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94人,分散居住在海拔4100米的百灵山穿洞子主峰下的两条深沟里,一条深沟在穿洞子的正面,有新建、马厂、禄坪、高桥、阴山5个村民组,另一条深沟在穿洞子的侧面,是全村最大的村民组大槽河组所在地。当地基础设施奇缺、产业效益低下、许多地方没有通讯信号、群众出行难、运输主要依靠人背马驮、过河全靠简易木头搭建的“踏水桥”,11户贫困群众未通电,4户贫困群众居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
怎么办?
钱可英决定,先把能为群众办到的事情办好。
因村内硬化道路严重滞后,尚未与盐择路联通,村上跑运输的车辆仅有2台,群众外出办事很不方便。钱可英义务当起了代办员,为村民代写申请、证明,免费照相、复印,帮助咨询政策,收集群众需要到乡上、县上办理的各类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哪家有什么困难,有哪些对应的帮扶政策,申报要怎么填写,她都不厌其烦,一一解决。 (下转2版)
(上接1版)“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女儿,有困难、有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是钱可英说的,乡亲们从她的实际行动中得到了验证。
马厂组的聋哑贫困户邱有色没有办理残疾证,钱可英带着他到县医院进行评残鉴定、申报低保;新建组的余宗伍老夫妻,儿女长期在外,逢年过节,钱可英都要去探望他们;海拔3900米的后凼,全村最远、最高、最偏的贫困户杨德华家,不通路、不通电、没有通讯信号,房屋倾斜已成危房,钱可英奔走数月,为杨家申请到4万元避险搬迁补助……
一年多下来,村民们发现,当初那个羸弱的女娃竟然成了村里的主心骨,全村乡亲给钱可英取了个“女儿书记”的称呼。
“今年,她到村里整整39个月,4个年头了,全村没有一个地方她没去过,与村里发展有关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亲自参与,没有一个群众不说她好,这样的干部,我服!”10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48岁的村委会主任郑继辉如是说。
她带着大伙儿在湍急的大槽河上建起了村上第一座新桥,也在乡亲们心中树起了一座温暖的“心”桥
“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让贫困户群众应享尽享,为村民做好服务,只是最基础的工作,真正需要发力的是完善基础、抓实产业,这样才能让中槽村彻底变个样,而要完成这一步必须取得上级的支持!”
在2015年12月的驻村札记上,钱可英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她知道,在中槽村的脱贫路上,她不是独自在战斗,背后还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大支撑,还有社会各界的真心帮扶。
那时的中槽村,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非常多,她和村支两委的干部开会碰头、现场查看、征求村民意见,最终按照轻重缓急,罗列出全村发展建设的13个项目清单。
包里装着这份清单、怀里揣着乡亲们煮好的鸡蛋,钱可英奔走在180余公里的盐择路上,穿梭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道中,乡党委政府、县级部门、市级帮扶联系单位里时常出现她忙碌的身影,有时候回到县城,她甚至来不及看一眼上幼儿园的女儿,又匆匆往村里赶。
2016年2月,初春的阳光下,大槽河两岸核桃树、青花椒树的树梢上还挂着残雪。刚回村上的钱可英给村里带来了一个喜讯:经牵头帮扶单位市投资促进局组织市科协、市商业银行、县经信局、县建行专题研讨并多次会商,决定投入20万元建设大槽河新桥。
这是中槽村启动的第一个建设项目,多年期盼和呼吁得到落实,全村干部群众很受鼓舞,积极参与投工投劳,钱可英和包村干部轮流值班,吃住在工地,全程参与资金和质量监管。
2016年8月,大槽河新桥建成通车,为全村搭起了第一块发展“跳板”。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扶项目、资金,如清泉般汩汩流淌到中槽村,至2017年上半年,1100余万元财政专项、21个项目在中槽村落地,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百灵山穿洞子主峰下的两条深沟里,曾经让中槽村群众“想都不敢想”的梦一一变成了现实:维修村道1公里;硬化全村组道主干道5.8公里;新建人行便道桥4座;新建产业路33公里;新建基站1座,解决了大槽河组248人无通讯网络的困难;通电工程让群众用上了“放心电”;全村完成危房改造29户131人,异地搬迁8户35人,避险搬迁1户4人,维修加固6户24人,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心房”;完成1.15公里新村集中点入户路建设;饮水工程完成18000米入户水管;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
她着眼致富新路径,要在深山穷村拉开新村再造的大幕
“党和政府的温暖如春江之水,源源不断,目前,全村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4.0升级版,产业规模初具雏形,村支两委必须要形成合力,谋划好致富新路径,要甩开膀子干起来才行啊。”
这是钱可英在2018年的驻村札记上写下的一段话,也是她给自己定下的新目标。
2017年,钱可英带领村支两委,用好用足脱贫攻坚产业政策,充分借助帮扶单位的力量,建立了中槽村核桃科普示范基地;组建了盐边县择木龙高山生态种植养殖协会;全村形成了青花椒300亩、核桃1.3万亩、山羊8000头、生态猪1000头,二代野猪500头的产业规模;44户贫困户获得产业扶持及政策性保障帮扶,人均纯收入5500元以上,达到优质脱贫;经省、市、县验收,中槽村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钱可英也获评“2017年度四川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
以产业富民强村,拉开新村再造的大幕,是“女儿书记”新的发力点。
目前,中槽村正加快补齐缺技术短板,提高种养效益,以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市县乡农技帮扶为支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截至今年10月中旬,已在青花椒、核桃的田间管理时节,开展施肥、嫁接、修枝等培训350人次。
仅仅摆脱贫困还不够,中槽村还要做乡村振兴的“样板”。
中槽村正精心实施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指导的200亩核桃、100亩青椒规范化示范点项目,建设村民学习交流的园地;组织了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云南大姚、大理、漾濞核桃基地及市内青花椒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理清村产业发展思路;对接市场,培育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克服山区道路条件制约,物流、市场信息闭塞、外来商贩进村收购价差大等难题,成功将今年的核桃收购价从最初的1.3元/斤提高到2.7元/斤;鼓励群众实施林下种植养殖,种植三重楼、毒钉子、牛膝、断续等中药材,推广种草养畜。
新闻推荐
2015年8月,钱可英从盐边县委编办选派到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中槽村担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长。履职以来,积极投身...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