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的延伸 ——盐边县多点发力工业科技攻关纪实
□本报记者 梁波
9月16日,盐边县政府一个工作组带着钛材料新产品飞抵北京,参加2018中俄钛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外钛业市场发展与产品应用研讨会,以及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钛业展览会。
与此同时,在成都的另一支盐边队伍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展位、展板,其中盐边绿色矿业、钒钛新材料占据显著位置。
今年,在抓实工业强县的战略推进中,盐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战略思路是:推动钒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初级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加快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
产业链如何延伸?盐边县目标明确,准确把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战略谋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多点发力科技攻关,做好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培育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力以赴抓好工业发展。
两个院士工作站的运行轨迹
在大江钒钛新材料公司,有一面特殊的“院士墙”,在公司一楼大厅公司荣誉墙的左侧。王国栋、干勇、才鸿年、曹春晓……近年来,先后有14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莅临该公司,指导钒钛新材料的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
在盐边安宁工业园区、新九工矿区的38户规上工业企业里,有两家拥有院士工作站的企业,分别为大江钒钛公司、龙蟒佰利联公司。以此为基础,盐边县实施项目拉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确掌握发展容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增值增效,积极开展钒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千方百计落地一批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9月19日,在机器轰鸣的大江钒钛公司生产现场,总经理助理刘兴铭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利用院士工作站,正在研发TC4、TA10、TI90等钛合金新材料。
这样的新材料通过位于盐边安宁工业园区的大江钒钛公司的生产车间试生产,然后由公司质检部门随时将试验参数传递给昆明、北京的科研所及参与研发的院士,经过数据分析后再返回生产车间试生产,相关院士及所带的研发团队经常亲临生产现场参与调试钛合金产品的参数。
“我们现在正全力积极为大江钒钛新材料公司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目前钛合金重机枪支架生产工艺研发项目也在推进中。”盐边县科技局局长何兆远告诉记者,为推动工业大发展,县里促成大江钒钛公司设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EB炉装备国产化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公司还在努力通过省国防科工委保密资格、武器装备质量体系和军工企业二级标准化认证的四证合一。
同样拥有院士工作站的龙蟒佰利联公司,在全县“三绿并行”的绿色工业发展思路下,坚持科技创新、节约资源、绿色发展,推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开发可持续发展,龙蟒佰利联公司在“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利用”“非高炉冶炼新流程”“有益元素全面回收工艺技术及装备优化”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针对红格北矿区8.4亿吨表内矿和7.8亿吨表外矿资源储备特点,成功开发“红格表内、表外混合矿高效预分选技术”,建成了“300万吨/年红格钒钛磁铁矿表内、外矿预分选示范工程”。在“红格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高效选铁和微粒级浮选钛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中,依托院士工作站取得了高效选铁、微粒级浮选钛技术的重大突破,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规模上有了飞速发展,钛资源的回收率相对于原矿达到34.16%,是同行业的两倍。
据悉,目前,盐边县域内的钒钛企业拥有国家专利87项。
广开渠道,加快“进得来,出得去”战略落地落实
为实施项目拉动工业发展,盐边县加快实施“进得来,出得去”战略,突出大项目的带动、引领作用。
“进得来”,就是让钒钛新技术、高科技人才、资金雄厚的大公司能进入盐边、融入工业发展,加快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建设。
“出得去”,就是让盐边的钒钛新材料、新产品出得去,能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做实做强攀枝花“中国钒钛之都”美誉度。
今年1~8月,盐边县通过“打基础”“强优势”“托路径”“增引力”等四个抓手,在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上狠下功夫,招商引资履约项目到位资金预计52.6亿元。县属工业企业的产品市场销售率达95%,其中大江钒钛新材料公司产圆形、长方形钛锭1200吨;龙蟒佰利联公司产铁精矿213.65万吨、钛精矿56.89万吨。
9月20日,刚从北京参会、参展回来的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刘文贵告诉记者:“这次出去收获很大,钒钛材料新产品在未来的广泛应用让人很受鼓舞。在参展中,我发现盐边的钛合金材料、技术、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前景光明。”
记者了解到,在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万众瞩目的大项目——龙蟒佰利联公司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渣创新工程项目成功签约,并将在今年12月前后落地盐边县。
这是一项将钛精矿升级为氯化钛渣,同时获得的副产品生铁可用于铸造和生产雾化铁粉,氯化钛渣用于氯化法钛白与海绵钛生产的创新项目,是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特别适合攀枝花地域特色的环保型、经济型、资源综合深度利用项目。
该项目达产后,年实现氯化钛渣30万吨,用于氯化法钛白及海绵钛的生产,副产品含钒生铁铸件15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年可实现利税3.5亿元,其中税金1.7亿元。对推动钛白行业绿色清洁生产、产业升级换代以及海绵钛生产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大提高钛精矿的价值,摆脱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有利促进我国氯化钛白及钛工业的发展。
在大江钒钛新材料公司2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里,记者了解到,随着该公司700吨/年凝壳炉项目的推进,今年底,将有3台EB炉、2台凝壳炉、一条球型钛粉生产线落地。届时,该公司的年产量将从现在的2000吨提升至8000吨,3D打印等新技术也将用于生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钱满记者梁波)为贯彻落实省委巡视组对盐边县巡视整改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县委常委班子和个人整改方向以及措施,扎...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