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闲话“盐边羊肉米线”

攀枝花日报 2018-02-01 10:20 大字

□徐大珍

在攀枝花待得久了,关于特色小吃,就有了一种个人的小见识,小见识里有一碗滋味浓烈的米线。盐边羊肉米线之于攀枝花人,正如麻辣火锅之于四川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大街小巷都能吃到一碗地道的盐边羊肉米线。无论是哪一餐以此作为正餐,都不会突兀,不会令攀枝花人不接受。

清晨,就着昨夜的梦,稀里呼噜,连汤带粉地整一碗清汤的米线,会令人神清气爽。碗底被高汤叫醒的青花椒串儿,散发着青涩的香,在舌尖嘴角绽放瞬间晕开的麻,使额头发间渐渐冒出点点密密的欢喜……放下碗筷,斗志渐满,迎着清风,整装出发。

午时,时间充裕的话,在等待米线上桌的时间里,打一个醋碟来,悠闲地剥两瓣紫皮儿细蒜浸在碟中,盘算着那蒜如何在醋的裹挟和挣脱中,升华出温润的味道。盘算未果,一碗潜沉在喧腾的羊肉汤中的粗白米线,恰到好处地上了桌。葱绿在浓白的汤面上娴静安然,也许它也知道,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难抢夺主味,不如退守做整碗的前色,何况自以为可以来抢主味的各色佐料还并未入碗。待酱红的豆瓣辣子、鲜红的小米辣、褐色的花椒面儿、雪白的盐末儿,统统浇于碗内的时候,那持筷子的,不自禁会有些惊喜——这不正是亲手绘了一个满碗锦绣么?耐不住馋虫的鼓噪,忙忙地把碗内锦绣调和。浓白的汤瞬间有了红尘的颜色,各种傲然的椒香混合,迷蒙了眼睛,不管不顾地把仍柔白的线条儿往嘴里送。海吞多时后,才忽然想起醋碟中的小白蒜,捻入口中,一口下去……醒神!入脑入心地冲,不得已赶紧用米线来拯救……咸、鲜、麻、辣、辛、香,这味道比午后炽烈的攀枝花阳光也毫不逊色。

傍晚,带着整日的疲惫,一碗羊肉汤下肚,内心里会暗生一丝踏实感吧?入夜的羊肉火锅,适时的加一碗米线,把薄荷、豌豆尖清香满鼻地一起入口,无论是什么季节,每每都觉得是一个温柔的夜了。不知道该把哪一种味道称做羊肉米线的主味。每种都各色的味道,中和之后,叫做什么?老百姓也从未认真考究过,大概把它的主味就认作是“盐边味儿”吧。

一碗盐边羊肉米线,一种攀枝花人日常里拥有的“小确幸”,当时却道是平常,很多去了远方的攀枝花人,也许才知道,这将会成为一种乡愁。关于盐边羊肉米线是否有秘方,老百姓们众说纷纭,有说有的,有说没的。说有的,自然都是资深的好吃嘴儿。好吃嘴儿们,都确信每一种美食的烹煮过程中,一定会有“秘方”。到底秘方是什么?要么口若悬河,从原材料还未见世就得优选,一路到食用者拿起筷子时的心情都不放过,各种玄而又玄的说辞。要么就点到为止,甚至欲言又止的讳莫如深。

攀枝花市还叫做渡口市的年月,那一碗米线也许全然是另一个样子。没有今天的佐料繁多,汤底应该也不会如此浓白。青花椒的加入,听说是受到与盐边县城邻近的会理县人民的饮食影响变化来的。就连那唯一吸纳了各种佐料和汤的滋味后,并不变颜色的米线,听说也是因受爱吃“过桥米线”的云南人民的影响而变化而来的。这样想来,这一碗米线,竟凝聚着两省两县的融合之美呢。

简单的一碗羊肉米线,可以加生蒜,可以加醋,可以加薄荷,可以加泡椒,可以加……加你喜欢加入的任何食料。也可以什么也不加,包括盐,它端上桌后直接食用也不失美味。加与不加,“盐边味儿”却都是不变的味道。每一个开店的店主和食客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改变着它本来的样貌。但是很奇妙,它从未失去美味,各种添加只增加了妙味,不过是盐边味道有了新意。

“咱得相信有秘方!”会吃的朋友意味深长地笑说,“有了秘方,店家会做得很自信,食客会吃得很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咱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没事儿偷着乐”的愉快。一碗羊肉米线,一半由店家“调”出盐边味儿,一半由客家“和”出个性味儿。原料与汤调出主味儿,佐料和着主味儿,添加着创意和欣喜(比如加入醋、蒜、薄荷等等),也许还有些故意的淘气(比如麻椒、小米辣故意加大分量)。秘方在彼也在我,也有可能,最好秘方就是没有秘方。

攀枝花,一座似花的城。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经过多年生生不息的朝夕相处,谁还能分清楚,谁是移民来的?谁是本土的?谁还在意谁是南方人谁是北方人?地灵人聚,城也从未失去她的美和她的韵味。攀枝花味道,不正是外来的本地的,如今都是本土的一种味道么?不用分,也分不出她原本是什么味道。攀枝花,一座移民的城,凝聚着的美,该是天南海北多族人民之众美,正由这碗羊肉米线的演化至今做见证。

酱红辣椒与鲜红辣椒的相遇,青花椒与黑花椒的相守,桂朝米与杂交稻米的相和,羊肉与江水的相融,一碗米线的美味,一城人民的融合。四川人之于火锅的理解,也正如攀枝花人之于盐边味羊肉米线的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猜,味之道在和美。

又到吃饭的点儿了,有没有谁,想起一碗盐边羊肉米线,禁不住流了口水的?反正我是的。

新闻推荐

特色小镇的“变”字思维

建设中的芒果交易中心。□本报记者梁波文/图1月22日上午,在盐边县红格镇人武部,一场会议带来的重要变化正在进行中:来自红格镇红格社区、昔格达村,益民乡长坪村、新民村的100余名村民及红格镇的...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