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山村的“大变化” 岩门村扶贫故事之三

攀枝花日报 2017-12-27 07:33 大字

□本报记者曹习斌陈帆

12月6日下午,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岩门村,山脊上一栋崭新的楼房显得格外耀眼,院子里堆着施工的杂物,看得出来,主人是刚搬新家不久。

正在说话时,村民贺国强带着一身泥巴赶了回来。见到记者,这个憨厚的中年农村汉子一个劲儿地夸党的扶贫政策好。他指着新改建的太阳能浴室说,现在好了,干完农活回到家,每天都可以洗个热水澡,方便又解乏,巴适得很。

为何贺国强对洗澡这么在意?这还得从岩门傈僳族村乡亲们从前的习惯说起。

岩门村地处二半山区,是一个贫困村,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共有234户、916人,贫困户74户、288人;傈僳族214户、839人。这里土地贫瘠,坡陡沟深,靠天吃饭,人们生活十分艰辛,同时山高路窄、交通闭塞,出行非常不便。由于干旱少雨,村民一年四季难得洗两回澡。很多农户都在屋后山上树林里挖坑以地为厕,家畜圈在院子里,蚊蝇飞舞,环境恶劣。这是岩门傈僳族村乡亲们难忘的记忆,也是他们的“痛点”。

2016年初,全省打响了“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的扶贫开发攻坚战。盐边县根据省里扶贫政策,对岩门村30户贫困户人均补助21000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但是县、镇、村干部想得更远的是,如何结合搬迁解决村民洗澡、如厕和家畜圈养的问题,彻底改变乡亲们多年的习惯,改善他们的健康环境。通过做工作,多年向往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干净、整洁、舒适生活的村民们,几乎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在建新房的同时纷纷修起了太阳能浴室、水冲式厕所和规整的畜圈。蚩顺林就是一个例子。半年前,他家开始建新房,地基打好了,水泥砖头进场了,但不久又突然停工了。当时,岩门村第一书记丁奎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和村干部们马上赶到蚩顺林家问原因。蚩顺林涨红了脸,指了指不远处桑树林里的一个“窝棚”说:“我没说不修,我是让工人先修厕所,再修房子。工人都是外头来的,总不能让外人也到山上解决问题啊,不然会笑话我啊!”一句话,让在场的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不仅是贫困户告别陋习的缩影,也是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良好精神风貌的观念大转变。

观念一变天地宽,但真正要让贫困户“家中有粮、手头有钱”,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针对岩门村实际,各级党委、政府、帮扶单位和村两委一班人找准发力点,(下转4版)

(上接1版)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间特色种植养殖业。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发力,岩门村已初步形成了以蚕桑、花椒、养羊为主,核桃、魔芋、中药材、养猪和养鸡为辅的种植养殖产业体系。这个原本以栽种苞谷、土豆为主的贫困村,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预计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将突破9000元。二是不断加大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力度,打造“造血式”脱贫路径。丁奎说,通村硬化路、联户路建成连通,让岩门村焕发了新的活力。截至今年初,全村已经修通了21.5公里的水泥路,村与乡、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之间畅通无阻。

“以前‘毛驴子\’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到永兴镇赶场,往往凌晨4点就要打起火把出门,晚上七八点钟打起火把回家。”村民蚩银升说,“现在的岩门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的还买了汽车。有了车,路就近了,山货好卖了,挣钱的机会也多了。”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岩门村脱贫致富的道理,有满满的幸福感,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新闻推荐

离开的过程

□举人家的书童从一朵攀枝花开始,然后是一株攀枝花树路旁的,林中的,金沙江、安宁河边的倒退着。逐渐变小,最后从眼里消失从炳草岗开始,东区、西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