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扎根深山的“眼镜管家” ——记盐边县温泉彝族乡道角村第一书记何双江

攀枝花日报 2017-09-19 07:35 大字

□本报记者 彭莉

9月8日中午,海拔2000多米的盐边县温泉彝族乡道角村放羊坪组,道角村第一书记何双江再次前往村民沙夫哈的地里,查看纹党参的长势,叮嘱村民田间管理要精细化才能有好收成。

如今的道角村变化喜人:“长短结合”科学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一组一特”的产业布局;乡间公路通到村民的田间地头,实现硬化路“户户通”;建起了自己的“农民学校”和“农民影院”;每个村民小组都有文体活动场所……

这一切喜人的变化,都离不开“眼镜管家”何双江的努力。

长期坚守赢得村民信任

在何双江的脸上留有一道伤疤,那是他在村民家查看羊圈时,被一条黑狗撕咬留下的。2016年1月,在村里报到后的第二天,何双江决定先走村入户查民情,尽快摸清村里的实际困难。

起初,骑摩托车不熟练的何双江多次摔倒在陡峭的山路上,全身多处摔伤。养好伤后,他步行走完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让村民看到了他的诚意。为拓宽脱贫致富路,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带领村组干部实地踏勘、研究施工方案、监督工程质量,实现村组硬化路“户户通”。

为了赶在雨季来临前把青花椒苗发放到村民手中,他和村民一起卸苗至凌晨3点。那时,何双江的妻子怀孕需要人照顾,但为了实现2017年脱贫摘帽的承诺,他未能长伴左右。在村里项目抢工期的情况下,他曾经连续3个月没有休周末,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正是他的坚持,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打响科技文化扶贫战役

2016年,村里150亩烤烟受灾,何双江迅速组织村民在烤烟地里种植豌豆,多次请来专家讲授种植技术。然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村民习惯了传统种植的方式,未能科学管理豌豆苗,导致豌豆成熟后卖相不好,影响了销路。这让何双江深刻意识到,扶贫必须先扶智,转变落后观念才能谈发展。

科技文化扶贫的号角在小山村吹响。2016年8月,何双江多方争取,建起了全市贫困村第一家“农民学校”和“农民影院”,为村民打造了一个学习的乐园。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改造村会议室,配备笔记本电脑、功放设备等教学设施,穿上“科技新衣”的村会议室变身为可容纳7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和环绕声“影院”。针对群众的需求和培训难问题,何双江实施了“流动农民学校”培训模式,组织专家、志愿者扛着“流动农民学校”大旗,拎着便携式音响、无线耳麦等设备,进村入户开展种植养殖培训。

一场场学习和培训,逐渐扭转了村民的落后观念,大家懂得科技文化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在何双江的努力下,村里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2017年,村里出了8个大学生,7个孩子参加中职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村民杨伍伞家里最近喜事连连:在山下建起了宽敞的大房子;26头高山黑猪、5亩青花椒、15亩核桃以及长势良好的桑蚕,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更成为了村里的党员示范户。

这得益于何双江的“一组一特”优化产业、“长短结合”科学致富经。为了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根据海拔高度、土壤等差异,他与村组干部共同制定“长短结合”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了400余亩蚕桑苗和青花椒苗引栽、蚕房和羊圈改造、后备母猪引养、纹党参引种等项目,初步形成“一组一特”的产业布局。

如今,村民养殖西昌高山黑猪,基本实现了后备母猪全村贫困户养殖全覆盖;道角村放羊坪组、干河组村民迟迟未能脱贫的困局逐渐被打破,签订了引种50亩纹党参的保底价收购合同……“长短结合”发展特色产业,让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希望。

新闻推荐

机械化作业大数据预警高科技成矿工“守护神”

智能装备应用于危险工序、危化品火灾高效灭火材料、大数据安全监测预警……近年来,我国安全科技不断创新,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如何成为生产“守护神”?笔者日前跟随“安全...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