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唤醒三线记忆

攀枝花日报 2021-12-17 03:59 大字

密地火车桥硐。环境优美,生活悠闲。

□毛盾杨钟凯本报记者王刚文/图

近日,一位退休的老三线建设者返攀,来到密地火车桥硐时激动地说:“看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字样已用红漆刷新,心里激动万分,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攀枝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变的是心中永远的城市记忆。”

城市是区域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瓜子坪街道地处攀密片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余万人,辖区大型企业多、老旧小区多、学校多,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区域内打造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瓜子坪街道在城市更新中下足绣花功夫,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和区域文化,打造传承“三线精神”的信仰街区、立足“城市原点”的奋进街区、奔向美好未来的希望街区。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瓜子坪街道决定不大拆大建,而是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体现地域特征、时代烙印和时代风貌的街区建筑;不标新立异,而是以小区为点、道路为线、社区为面,串点连线拓面,谱写城市更新的新画卷。

2020年,马兰山一、二、三平台和兰尖一、二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600余万元。这两处改造共涉及2300余户、6000余人,包含马兰山公园47000平方米改造和小区周边环境治理,兰尖社区边坡支护,改造小区道路、绿化、污水管网、活动场地等,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如今环境越变越好,我们住的老旧小区已经变成了‘低密度花园洋房小区’。”近日,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居民刘女士笑着说。

“老旧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兰尖社区党委书记王亮介绍,增加停车位150余个、休闲椅50个、便民设施32处,处理安全隐患22处,改造小区道路面积10000余平方米、休闲活动场地2000余平方米等,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而这只是瓜子坪街道开展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

密地社区党委书记唐蒙川介绍,辖区德才路道路狭窄、车流量大,尤其是一到市密地外国语学校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接送学生的车辆、过路车辆就交汇在狭窄的路口,行人只得从停滞的车流中“见缝插针”地通行。

在东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瓜子坪街道实施市密地外国语学校至瓜子坪游泳池下山铁路联络线道路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将其改造为长约5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道路。改造内容为修复铁路路面、治理沿线边坡、安装排水系统、加装路灯和增设人行通道等,总投资约200万元。项目于11月上旬开工,目前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完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位于佳运社区的飞马巷35号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建设时间久远,路面坑洼不平,影响居民出行。佳运社区党委召集小区居民代表及楼长到现场“破题”,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平台申报了破损道路的修复项目。11月初,投资40余万元、长约800米的沥青道路崭新亮相,居民纷纷拍手称赞。

……

在改造老旧小区“硬件”的同时,瓜子坪街道清醒地认识到,挖掘城市记忆、传承“三线精神”,才能真正筑起人民心中的文化图腾。为找到攀枝花城市的“根”和“魂”,街道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现场实地考察,已证实当年常隆庆发现铁矿石和三线建设者驻扎的“七户人家一棵树”原址,就在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

就这样,攀枝花“城市原点”三线文化“四个一”项目应运而生。追忆“一个广场”、参观“一座博物馆”、体验“一条路”、阅读“一本书”,让人们获得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身心的愉悦,传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如今的攀密片区,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有机融合,曾经的老街旧巷焕发出勃勃生机。面向未来,瓜子坪街道将继续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智慧、人文街区,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新闻推荐

“三早三防”织密“防火网”

本报讯(记者李媛)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攀枝花市民政部门早谋划抓物防、早部署抓人防、早落实抓技防,全力做好今冬明春...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