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族文化丰富课外生活

四川日报 2021-12-16 06:32 大字

绣针在教室里“飞舞”羊皮鼓在操场敲响

12月13日一早,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一群身穿红黄相间校服的一年级学生排着队,向全校师生展示背诵《弟子规》。不远处,该校校长刘其祥举着手机拍摄小视频,他的“朋友圈”已经成了学生们展示才艺的“小舞台”。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这所乡镇学校迅速行动,将学校持续多年的特色课外活动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学习丰富多彩的特色民族文化。□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主课教师自学艺术课程

“我们学校艺体类活动多,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还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们爱上学校,爱学习。”刘其祥介绍,学校实行寄宿制,特别是很多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总喊着想回家,学校开展丰富的活动,就是要把学校打造成孩子们的“乐园”——让他们快乐地学知识,快乐地玩耍,也快乐地成长。

当天下午4点20分,学校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冲出教室,原本安静的操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数学老师起春艳也跟着学生一路小跑,赶往教室对面的厚德楼。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厚德楼里的会议室、图书室将变成学生们弹奏乐器、挥毫泼墨的空间,起春艳教学的内容也不再是“加减乘除”,而是识谱和手法。

最初,学校定下30多项课外活动,将传统文化作为课外活动主体,开设民歌、民舞、扬琴、竹笛、二胡、三弦等项目。

为解决缺少师资的问题,学校教师利用寒暑假,跟着市、区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学。“先自学,再教给孩子们,虽然专业度不高,但是给孩子们一个接触传统文化艺术的机会。”起春艳说,自己从2012年开始学习扬琴,现在已经教会了几百个学生弹扬琴。

凸显非遗教育价值

平地镇中心校的774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有625人,占比超过80%。

身处边远的少数民族乡镇,学校更加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双减”启动以来,学校推出“每天一节课业辅导+一节课后拓展”,将本地特色的俚濮彝族“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和传统彝绣融入活动中。

明艳热烈的色彩,天马行空的图案……走进摆满刺绣作品的俚濮工坊,学生们穿针引线,安静地专注于面前小小的绣布。“非遗”走进课堂,学生们当上了俚濮文化的“传承人”。

美术老师晏萄说:“尽管学习刺绣的时间不长,但学生们的变化明显,参加彝绣的孩子们都比以前更耐心,上课更专心了。”

采风,是学校教师们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让非遗传统文化在学校课堂上得到传承和创新,晏萄和搭档王婷艳背着干粮走进古村落,“刺绣技法很多中年人都不会了,老人说的都是当地的民族语言,只能录下视频来,比照着琢磨。”

如今,省级非遗项目“谈经古乐”走进校园活动的同时,“羊皮鼓舞”也被纳入学校俚濮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通过‘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系列艺术课程实施,学校特色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平地镇中心校教务主任张茂丽说。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日报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