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红色”之力 化解居民“心头刺”
如今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
□赵凡 胡誉瀚 本报记者 胡波 文/图
东区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的老熊井小区,原为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家属区,在“三供一业”移交改造初期,曾经一度垃圾成堆、居民不愿意交物业管理费……呈现物业管理混乱的状态,成了居民的“心头刺”。
面对诸多的难题和居民的期盼,大渡口街道和光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运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基层治理模式,激发“红色”之力,担起“引领”之责,积极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共同携手打造美好家园。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安居乐业,充分展现了“民生”之乐。
“红色”之力
老熊井小区共有4栋家属楼,住户221户,常住居民约1000人。2018年,老熊井小区产权单位按照“三供一业”移交物业项目模式将小区物业管理权由单位管理转为社会管理,小区运行费用也由原来的单位包揽转为业主个人承担,部分居民因此产生失落感,对“三供一业”移交改造不理解不支持,拒绝缴纳物业费的居民接近60%,小区物业几乎呈现失管状态,垃圾无人清运、楼道无人打扫、停车秩序混乱,小区治理陷入“死循环”。
如何破解老熊井小区的治理难题,大渡口街道党工委和光明社区党委充满了紧迫感。按照省、市、区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街道、社区认真研讨、集思广益,通过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红色业主委员会和红色物业为突破口,创新探索小区共治机制,开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的基层治理模式,将小区两个党支部91名党员拧成一股绳,广泛动员居民参与移交改造各方面工作,有力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和谐院落建设。
“引领”之责
要根本解决小区治理难题,首要任务是转变居民观念。为此,光明社区党委以老熊井小区已设立的供电公司第二退休党支部、第三退休党支部为核心,通过“支部+党员+居民”传带模式,支部书记带动支委委员,支委委员带动其他党员,再由全体党员带动小区居民,这种“1+2+N”的宣传方式,推动小区居民转变观念,从心底接受由单位全部包揽到物业服务市场化运行的管理模式。
2019年7月,老熊井小区选举产生第一届小区业主委员会,形成居民自治组织。为使业主委员会真正发挥反映居民心声、服务居民的作用,小区党员积极主动加入业委会。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制定了小区《议事规则》及《管理规约》,获得小区居民大力支持与认可。
在小区原有“三供一业”物业企业明确撤管时间的前提下,小区2个党支部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以支部为单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指导新成立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做好居民工作,提前动手引入新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民生”之乐
2020年8月31日,原物业企业全面撤出老熊井小区。2020年9月1日,在街道、社区监督指导下,小区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多次通过微信群发消息、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居民诉求、争取居民支持,最终顺利完成新旧物业交换工作。
在更换了原物业管理企业之后,大渡口街道党工委、光明社区党委、小区业委会与新入驻物业公司积极携手共建共治,建立“工作力量全进入、居民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的“四全”服务机制,引导居民参与公共决策,改善小区环境,建设和谐小区。
为改善小区高层没有电梯的问题,老熊井小区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在党员业主的积极参与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协商拿出了整改方案,经多方努力,小区一栋9层高住宅成功加装电梯2部;为解决该区域煤气管道堵塞、煤气小问题,社区积极向煤气公司反映,并反复与煤气公司协调解决方案,帮助煤气公司解决在主干道施工易引起交通阻断等难题,最终于2021年1月17日完成新管道安装;解决了垃圾清运问题;规范了停车区域……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圆满完成,使居民对于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如今,居民缴纳物业费的比例从过去仅40%上升到了超过9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账户余额、缴存明细、提取记录……老百姓足不出户,个人账户信息一目了然、尽收眼底。10月15日,记者从市...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