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性中药该怎么煎煮

家庭生活报 2020-12-31 08:50 大字

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 蒋洪梅

近年来,我国中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很多人都逐渐认识到了中医及中药治疗养生的价值。在这一现状下,有很多人会选择自己煲中药进行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但由于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知相对不足,因而常会出现有毒中药误服进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出现。对此,就需要我们充分明确一点,即中药也蕴含着大量的药理作用,也难免会有一些含“有毒性”的中药材存在。更有专家提示称,即便是中医师开具的处方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含“有毒性”的中药材,因而在进行中药汤剂煎煮的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注重采取合适的方式来降低药物毒性,以确保自身健康。

那么针对含有毒性的中药,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煎煮措施来降低其毒性呢?

首先,延长煎煮的时间。在常见的中药方剂中,很多药材本身会在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朱砂、川乌、雄黄、北豆根、蟾酥、草乌等中草药,服用过量均可能会引发中毒。而要让这些有毒中药材的毒性降低,久煎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措施,伴随煎煮时间的延长,很多有毒成分就会逐渐跟随蒸汽溢出。例如川乌、草乌均是中医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草药,在此药物煎煮中,若煎煮不当或煎煮的时间过短,在患者服用后往往就会出现急性乌头碱中毒。对此就需要先煎、久煎,将其煎煮1小时以上,从而降低毒性。对于乌头类药物来说,其含有大量的双酯型生物碱,这也是其具有毒性的主要因素,而乌头碱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煎煮后,容易水解为单酯性乌头原碱,将毒性降低两千倍之多。

但在久煎的过程中,也需注意,煎煮时间仍需结合毒性中药味数、剂量以及药物配伍情况而定。若方剂中毒性中药味数多或药物剂量大,且其中没有能够解除或抑制毒性的药物配伍,就需要进一步延长药物煎煮时间,需要加大水量;反之,若方中毒性药物少,或药剂量小,或其中有解毒、抑毒药物配伍,则可适当缩短煎煮时间,降低加水量。

另外,在重要煎煮中,也需要注意,并非所有有毒性药物都可通过延长煎煮时间而去除毒性,如广豆根,在煎煮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其毒性也会随之增加,因而为了进一步确保中药煎煮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就需要依据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煎煮,以免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中毒。

其次,增加辅料。除了久煎,合理增加辅料进行煎煮也是常见的减毒措施。例如名医张仲景曾在乌头煎煮中增加蜂蜜,以减轻毒性。其在腹满寒疝宿食病的治疗方剂中,使用了大剂量的乌头,因而为了降低乌头的毒性,就采取了特殊的煎煮方法,即采取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取蜜二升煎煮,煎至水气尽,取二升的方式。另外乌头桂枝汤在煎煮中也增加了蜂蜜以减轻毒性。这一方式在现代也仍在沿用。

最后,针对不同类别的中药一般也会有不同的煎法。①先煎:即指一些质地硬或毒性大的药物需要先煎,如磁石、附子、龙骨等,需要先单独煎煮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②后下:主要指一些易挥发或成分已被破坏的药物,需在其他药煎煮完成后加入,煎煮5~10分钟即可。③包煎:即一些细小或有绒毛的药物,需将其放在纱布袋中煎煮。④另煎:即分开煎煮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以免造成浪费。⑤烊化:即指部分胶质类药物需隔水炖化,或少量水煮化后,兑入服用,例如阿胶。⑥冲服:即指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可将其研成细分,然后用汤剂冲服,如牛黄;另外鲜竹沥、鲜芦根等鲜药也需遵医嘱进行取汁后冲服。

新闻推荐

新冠疫苗接种科普知识

1.开展新冠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包括哪些?新冠疫苗接种主要涉及感染新冠病毒风险较高的重点岗位人员。涉及进口冷链物...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