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公平普惠于民 仁和区落实教育优先促进均衡发展纪实
总发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国际象棋。
□谢清明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10月23日,在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度中小学教学质量总结表扬会上,仁和区荣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县(区)”和“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县(区)”等10个奖项和荣誉。成绩的取得是仁和区落实教育优先,促进均衡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仁和区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为着力点,进一步优配置、强师资、提质量,推动学前、义务、普高、民办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让教育公平普惠于民,特色教育精彩纷呈。
分类施策“四步走”协调发展促均衡
学前教育补短板。走进已开园两年的莲花幼儿园,园舍环境优美,墙上的特色挂饰、楼梯两旁的装饰画等手工作品彰显幼儿园教职工的用心,为幼儿营造了童心满满的氛围。2012年以来,仁和区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了仁和区幼儿园和润分园、莲花分园和沙贝路分园,新增教学班27个,新增学位810个,逐步满足了城区适龄儿童就读公立幼儿园的强烈需求,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南扩规划的配套功能,推动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合理布局,让老百姓的孩子不仅“有园上”“上得起”,还能“就近上”“有质量”。
义务教育促均衡。2018年9月,仁和区投入1.3亿元新建的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占地面积77.3亩。学校创办两年来,在全区乃至全市都进入了优质学校的行列。2014年以来,仁和区实施义务教育建设项目52个,完成投资23577万元,建设校舍面积58561平方米,运动场地89100平方米。其中,争取中央、省、市各项资金总计近2.5亿元。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不断完善与加强,城区优质学校从“单兵冲锋”变为“集团军作战”,办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仁和区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不断提升。
普高教育重优质。作为区内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大河中学学校办学特色鲜明,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在校园环境上、硬件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今年将运动场进行了翻新改造,还投入资金对教学设施进行了改善。同时,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局面,连续10年获“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引导区域优质均衡发展。
民办教育抓“规范”。仁和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合作办学,努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今年仁和区引进的民办教育项目——攀枝花爱德实验学校已建成初中及高中部教学楼、办公楼、科技综合楼、体育活动中心等设施,将招收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预计办学规模为72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
2018年以来,仁和区民办教育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目前有民办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4100人;有民办非学历培训学校38所,参加培训学生2662人。
优质均衡提升质量特色校本百花齐放
今年暑期,仁和区百年名校东风小学与质量一流的四十九公里小学重组,整合为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成功实现一个集团统一办学,一套班子分区管理。重组后,原东风小学为集团南校区,原四十九公里小学为集团北校区。东风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此外,学校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设置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配设了师资,进一步完善了活动设施,设置了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室。
科技创新教育是仁和区历年来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参与广泛、影响力较大的特色教育活动,形成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模式。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仁和区各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屡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7个、省级奖项90余个。
各出奇招、因地制宜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在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度中小学教学质量总结表扬会上,仁和区8所学校受到全市表扬。其中,大河中学(高中)荣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学校”;东风小学、五十一公里小学荣获“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学校”;西路小学、前进镇中心学校、大河中学(初中)、民族初级中学、大田中学荣获“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学校”。
近年来,仁和区各学校以17所乡村(城市)少年宫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充分挖掘了本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校本课题。
在平地镇中心校,每天的大课间,孩子们都会跳起具有当地俚濮文化的课间操,学校创编的《笛脚畅想》《金沙彝笛》《彝翮弦韵》《羊皮鼓舞》四套民族课间操,不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让他们在活动中传承了当地民俗文化。
为创新发展特色教育,老师们历经5个冬夏,奔走村寨,采集、整理、编写了校本教材《里泼之韵》,第一次让俚濮音乐走进了学校课堂,开始了特色教学,随后将俚濮民族文化优秀课题资源融入到日常的课题教学、课间操活动、每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以及各类比赛活动。在学校,一批又一批彝家孩子沐浴在俚濮民俗文化的大海中,能唱家乡的歌、会跳家乡的舞,还能够演奏家乡的乐,让俚濮民俗文化香满校园。
而大田中学,从2004年便开展特色教育,将大田特色的非遗文化板凳龙融入到教学中,定期邀请板凳龙传承人教学生基本动作及完整表演,在参加省市区的大小活动中获得不少荣誉。
作为仁和区唯一一所民族初中,民族中学始终坚持“精品+特色”的办学理念。走进民族中学操场,正在练习射弩的同学笔直的站成一排,练习着标准动作,老师在一旁耐心教学。为实现特色教育百花齐放,学校将传统民族器乐(琵琶、二胡、古筝等)、文化(国学、象棋、剪纸等)、体育(射弩、篮球、排球等)创新融入教育课程。
未来,仁和区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为着力点,主动作为、深化改革,进一步优配置、强师资、提质量,书写仁和教育体育事业新篇章。
新闻推荐
仁和区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1—9月到位资金124.24亿元
本报讯(程美玲记者王南桢)10月27日,记者从仁和区经济合作局获悉,仁和区1—9月完成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124.24亿元,完成目标...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