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攀枝花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登) 2020年9月1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

攀枝花日报 2020-10-24 05:42 大字

一、所做工作及取得成效

(一)明确重心,扩大公办园总量。积极落实政策,加强城市和农村公办园设施设备建设,采用新建、改扩建、利用闲置校舍等方式扩大全市公办园总量。

(二)加大投入,增加普惠园资源。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原则,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服务,积极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增加普惠性教育资源。

(三)加强管理,实施配套园治理。切实抓好小区配套园建设和管理,督促县(区)严格执行“三同步”政策,确保配套园建成后交由县(区)政府举办为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

(四)多措并举,建强师资队伍。通过多种形式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在编教师各项待遇,通过开展研修培训活动,提高幼儿园职工队伍素质。

(五)规范办园,提高保教质量。通过开展无证园治理工作、建立普惠园认定和管理机制、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等方式规范幼儿园发展,提高幼儿园质量。

(六)创新改革,优化办园机制。以公办园以强带新,形成“1+ N”共同发展模式,促进公办园高质量发展。采取“公办+集团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方式,解决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难题。以“村小+学前班”模式,提高边远农村入园率。按比例落实普惠园奖补资金,激发民办园普惠发展积极性。

(七)取得成效。2019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8%,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85%,提前达到省级目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办园学位比例仍然较低,建设压力主要集中在主城区,“50”攻坚任务完成非常困难。

(二)因攀枝花市早年“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方式,主城区部分老旧幼儿园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达不到2017年新发布的《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要求,老旧小区和老城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办园条件不达标,新建和改造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措施

(一)加大投入,打好“80、50”攻坚战。按照国家和省级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城乡公办园建设,确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

(二)明确重心,推进公办园建设。持续落实《攀枝花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落实配套园“三同步”政策。

(三)完善政策,扶持普惠园发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修订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四)突出重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督促各县(区)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补充合格的公办幼儿园教师。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注册制度,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

(五)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建立城乡结对帮扶机制,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拓展。建立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新闻推荐

丽攀联合举行川滇省际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本报讯(记者岳蕾娅)10月23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云南省丽江市省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应急演练在攀枝花市举行。省市...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