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攀枝花市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报告(摘登) 2020年9月1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

攀枝花日报 2020-10-24 05:39 大字

一、基本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组织部长、分管民政的副市长任副组长,33个市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重要会议上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并纳入市级督办事项。二是强化业务指导,印发配套政策。制定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意见和操作指南,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确定了34个申报资料清单和27个工作材料模板,将完成时限、具体措施、责任部门等按照法定程序一项一项分工明确,一步一步抓好落实。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调整方案。采取数据汇总、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乡镇(街道)开展调研摸排。组织干部、专家、居民等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并不断优化调整方案。四是充分论证方案,履行法定程序。严格履行征求公众意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程序,共开展座谈会474次,参会人数1.2万余人,收到意见建议15大类88条,做好政策解释和问题的研究处理。五是迅速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要求。全市共消化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69名、职工209名,保留乡镇(街道)、村便民服务设施37个,做到便民服务不减、公共服务设施不减、基础设施投入不减、财政转移支付不减。

二、主要成效

一是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乡镇、街道平均幅员面积比调整前增长15%和42%,平均人口比调整前增长19%和42%,5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由调整前的4个增加到8个。二是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调整后,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职责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全市乡镇(街道)平均行政和事业编制分别增幅22%和23%,有效缓解用人紧张问题。三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选优配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新补充24名85后班子成员,新补充13名女干部。四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此次调整改革,全市“二合一”的乡镇(街道)有7个,“三合一”的有1个,“四合一”的有1个,有力助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改革后,乡镇(街道)管辖面积和人口都有较大幅度增加,需进一步优化惠民举措,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二是改革后,已优先向被撤并乡镇(街道)安排了一批资金、项目,但距离满足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大发展和建设力度。三是基层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需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提高乡镇(街道)服务水平。推动新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公共服务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二是促进农村长远发展。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统筹乡镇(街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规划建设,科学编制项目,加快补齐短板。三是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阳光之约”城市形象摄影大赛开始

本报讯(记者徐杨)记者10月20日从市委宣传部获悉,10月20日至11月28日,攀枝花市将举办“阳光之约”攀枝花城市形象摄影大赛...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