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 沙 拉

攀枝花日报 2020-10-17 06:17 大字

迤沙拉村的建筑颇具特色。

□蒙会仙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有个村落名叫迤沙拉,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518户2245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属彝族中的俚濮支系。迤沙拉是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走进这个川西南、滇西北交界处的彝族山村,一眼便能看见众多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式的木瓦房,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迤沙拉”这个地名的由来,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传迤沙拉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驿站,老百姓称“万户毗馆”。明朝朱元璋派遣干儿子沐英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南,得知这里人烟稀少,地处偏野,将大军就地落籍实行军屯,后陆续迁移大批移民,实行民屯,移民来到“万户毗馆”后,这里慢慢地热闹起来。

最初到来的移民主要以南京人为主,还有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的人。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千里迢迢来到这川滇交界的地方,经过几年征战厮杀,终于消灭了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年轻的士兵远离故土,背负着离乡背井的苦楚,战后都十分想回家乡。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那么多将士要返回故里,是十分劳顿的事情。朱元璋当时为了开发这块偏远的西南地区,颁布了一道彝汉通婚的“就地落籍”民族政策,士兵娶彝族妇女就改归彝族。几十万大军只好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万户毗馆”后来成为金沙江畔的秦淮人家。

安顿30万大军,只有解甲归田或驻守驿站。有的驻守驿站,有的领了安家银子去当倒插门女婿,有的以老家籍贯为主选择地点修筑村寨。据说当时有部分士兵被分配驻守“万户毗馆”,他们大都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一带。后来陆续又来了一些老乡或士兵,他们在驿站附近修筑房屋,与彝人联姻生子,于是“万户毗馆”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寨。

“万户毗馆”坐落在金沙江畔的高山上,距离拉鲊古渡有10多公里。这里四周山峦清秀逶迤,古木参天。猕猴、狼、野猪、岩羊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这些年轻士兵,原以为战后就可以回家乡与父母团聚,哪想到出征后就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爹娘。白天,思乡的苦楚被劳动消解了。夜晚,他们无法入睡,常常坐在月光下跟着几个老兵学习弹唱。一边歌唱,一边情不自禁地流泪。尽管后来都陆续结了婚,但思乡之苦,却埋藏在心底。当地的习俗,俚濮姑娘与汉人通婚,须哭嫁三天三夜后才能入洞房。随着时光的流失,哭嫁就演绎成一种哭唱调子,每每姑娘出嫁时都会哭唱。俚濮姑娘不仅能歌善舞,还非常地善解人意。看见夫君落泪也跟着流泪,就连小小的儿女们也会随着潸然泪下。每年中秋,男女老少一起歌舞,一起遥望家乡,一起动情流泪,那情景真是感天动地。久而久之,这种山歌小调、谈经古乐、踏歌踢脚声已穿透地下的石头,形成一道暗河流进了金沙江。天上下雨时,村寨的泥土存不住雨水,出现了漏水现象,以致种植粮食蔬菜也干得快。随着时间流转,泥土下面的石头就成了燕瓦石、苴却石(喀斯特地貌)。彝语人称水少叫“遗下旯”,汉族人就称它为“迤沙拉”。“迤”是谐音“雨”,“沙”是非常少,“拉”是哗啦流走了。“迤沙拉”就是水少、流走了的意思。久而久之,“万户毗馆”就被“迤沙拉”替代了。

岁月悠悠,迤沙拉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寄托着乡思。唱山歌、跳锅庄、弹古乐、绣花帽……妇女的民族服饰强烈地表现了彝汉交融的风格。她们头戴彝人的扣花帽,服饰却保留着明代汉风的宝蓝布料、宽袍大袖,配以装饰着漂亮纹饰的背心或围腰,脚上的绣花鞋,图案精美,手工之灵巧,令人惊叹。住房是青瓦白墙、土木结构,一派苏皖小镇的风貌。村内小巷纵横,密如蛛网;家家高墙深院,院院紧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特别是体现着“合和聚财”的四合院,其四合五进、高瓴飞檐突出表现了“五岳朝天、四水归井”的徽派建筑风格。

迤沙拉村是彝族俚濮支系风情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特色的村寨,迤沙拉村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谈经古乐、俚濮服饰、婚俗、饮食文化独具特色。2005年9月,迤沙拉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新闻推荐

积极营造崇法向善循法而为社会风尚

本报讯(记者刘鲲)记者近日获悉,围绕法治元素处处可见、法治氛围处处可感、法治文化处处可及的目标,攀枝花市出台关于深入...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