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攀枝花
□蓼汀花漵
在我国只有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那就是攀枝花。只是很不巧,几次来这里都没赶上攀枝花盛开的季节,一直无缘一睹盛开时的芳容。
说来,我与这座城市还真是有缘。
最早听说攀枝花这个地方与我的初中同桌有关,只不过那时的名字还叫“渡口”。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同桌的父母都在攀枝花进行“三线建设”,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每个月都会寄钱过来,这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见,加上爷爷奶奶不怎么严格管她,造成了她喜欢梳妆打扮、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等一系列不被学校接受的表现。老师将她分到我旁边坐,本意是让我帮着管她,谁知我俩还真的要好起来。很多课她不想听也听不懂,无聊时就给我写纸条或讲故事,絮絮叨叨中知道了她父母在攀枝花工作,而她述说的攀枝花就像一个超大的建筑工地,人很多也很热闹。
在我的劝导下,她哪怕是抄也能完成一些作业了,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俩的同桌情谊持续到初中毕业。只是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随父母住在攀枝花?
再次听说攀枝花已是10年后。
有人知道后来成为我老公的男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攀枝花,便郑重地告诉我说这里的鹅都是黑的,暗示环境恶劣。举行婚礼时我第一次来到这里,鹅的传说有些夸张了,但煤矿和钢都少不了的浓烟和污染还是显而易见。其中,倾倒钢渣映红半边夜空的景象让我记忆犹为深刻。让人难忘的还有清晨就得从床上起来拉上厚厚窗帘抵挡刺眼阳光的举动;在农贸市场上因为新鲜蔬菜稀少,农民背一筐菜一哄而上飞快抢上一把拿在手中再问价的经历。
这以后的三十年,由于各种原因,我与这座城市的联系不多,可数的两三次都是行色匆匆。
这次来攀枝花,是和朋友邀约来过元旦的,没想到当初住上一周左右的计划大大延期,不仅背负“言而无信”的罪名,还取消了去三亚的行程。
此中原因,首先是因为攀枝花的阳光。来的十余天里,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明媚的阳光,白天的气温大多在二十度上下,晒到身上暖暖的,很是舒服,对我们这群不想和雾霾与阴冷冬天相伴的人来说诱惑极大。
其次,是居住的环境。这次入住的地点在攀枝花市仁和区,酒店就在仁和公园的半山上,凤凰树枝叶婆娑,三角梅争奇斗艳。精神好时登顶望远,茶余饭后就近走走,时间充裕还可下山沿着打造一新的滨河公园溜达一圈,一切都由自己的心情而定。
再次,是房间的布局。一个套房里,两间卧室和卫生间与一般星级酒店没啥大的区别,值得一说的是那个男女有别的拖鞋与卫生设备。更值得点赞的是那个异型大客厅,有可开茶席的茶几沙发,还有朋友喜欢的麻将桌,一整排的大玻璃窗,让整个房间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我们两家人最爱坐在这里喝茶聊天、上网娱乐。
最后,也是最合我意的一点,就是长住酒店的旅客包一日三餐。早餐除了稀饭馒头、鸡蛋小菜这些常规品种,还有豆浆、面条、米线可选,午餐与晚餐都是两荤两素一汤,均实行分餐制。吃饭时间,大家排着队打菜,排着队洗碗,就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如果想换个口味,可以徒步走到仁和街上,火锅烧烤样样都有。
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价格问题。目前这个时节的三亚,酒店价格已是平时的一倍以上,在攀枝花所住酒店一月的房费餐费总额在那恐怕连好点的公寓租金都不够,还得自己买菜做饭,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呢?
此刻,唯愿还在三亚的老友们看到此文,能够谅解我还要继续待在攀枝花的决定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梁国蓉记者王南桢特约通讯员何光军)今年以来,仁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批窗口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审批提质增效,真正为...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