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投影中的五十四

攀枝花日报 2020-08-28 06:45 大字

位于五十四的攀枝花小商品市场。(庞雷 摄)□潘普洲 袁晖

以数字为地名,是攀枝花地名的又一特色。众所周知的就有四十九、五十一、五十四等等。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数量还是里程?

根据攀枝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提供的资料,原来,它们是建设攀枝花时的产物,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据了解,第一种情况是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新来乍到的建设者,尤其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交通建设者们,在没有地名的情况下,便以史迪威公路平地段起到渡口大桥方向,取其公路里程为地名,比如“五十四”,全称是五十四公里。还有诸如四十九、五十一等等的地名,都是公路里程的表达,只是所有的数字后面都去掉了“公里”而已,这样叫起来比较顺口。诚然,这些地名形象而别致。但好在华山、大渡口已有响亮的名称,否则以此类推,也该叫五十五、六十吧。

第二种情况是用信箱代号作为地名。比如“九附六”“九附二”等。这些都是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的单位代号,“九附六”全称“九号信箱附六号信箱”,其实就是公交总公司的代称,攀枝花有个叫“九附六”的公交车站,就是指公交总公司站。1965年,攀枝花汽车运输公司成立,代号为“二十号信箱”,因此攀枝花汽车运输公司也称“二〇公司”。再比如“弄弄坪”地区的信箱代号是“二十号附八号”,后来公交公司在此设立的公交站就叫“二十附八号”,叫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此外,攀枝花一些地方曾经还有“一号信箱”“十号信箱”之类的称呼,是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一些军工等保密单位的代号。后来,其中某些单位不再用信箱称呼,还有一些单位消失了,但个别代号演化成了地名沿用至今。

以数字为代表的地名中,五十四颇有说道。

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五十四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区,这里主要分布有市百货公司、市烟草公司、市糖酒公司、市供销社、市石油公司、市盐业公司等等。市商业局、市电业局也曾在此驻扎。

那时候,攀枝花的商品需求集散,无论是通过公路从云南昆明方向运来,还是后来的成昆铁路通车后从铁路方向运来,主要集散、转运和销售,都在五十四。运送商业物资的市商业局管辖的商业储运公司,就在五十四。而攀枝花近邻的华坪、大理、丽江等云南属地,当年也到五十四采购商品。由此可见,攀枝花开发建设时期的五十四,不仅为本地提供了生活物资保障,还发挥了商业中心对周边的辐射作用,繁荣了一方经济。曾经的“川滇企业联合公司”——如今仍然屹立的“川滇大厦”,就是历史的见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商业中心的位置向炳草岗转移,毕竟,那里才是全市的行政中心。但五十四并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这里建起了攀枝花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还有金福领秀、统一家私、攀百、全友家私、金福步行街以及各类商贸企业等,并以五十四转盘为中心衔接攀枝花大道中段、攀枝花大道南段、互通路、金福南街,交通便利,商铺林立,依然占据着商贸的有利地位。

五十四,在历史的投影中,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如今,五十四俨然成了小商品批发的代名词,在这里,衣被鞋袜、锅碗瓢盆、背包绳索等小商品应有尽有,凡你生活所需,几乎都可在这里买到。五十四,以这样的方式把这个特殊的数字留在了市民的记忆里。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开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快办”行动

本报讯(宋琪麟记者王南桢)8月21日,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召开“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专题研讨会,结合实际,开展就业创业公共服...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