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改变我的人生
建设者们豪情满怀奔赴攀枝花。□陈加耘
如今的攀枝花,已是著名的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看着蓝天白云,闻着四季花香,我不禁感慨万千,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充分证明,1968年我主动选择到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当时我是原建工部苏州建校的毕业生,又是学校和班上毕业分配领导小组成员,应该说我有条件优先选择去成都、昆明等大城市工作,但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号召,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攀枝花。
1969年1月6日,我和13名同学,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愿景,唱着《建筑工人之歌》,经广西、贵州、云南,来到了离江南水乡3000公里外的原建工部三局渡口建工指挥部。
虽然满怀豪情,但工作生活环境确比意料中还差。住席棚子、油毡房,铺板下时有臭虫“横行霸道”,风沙又大。处于干热河谷地区的攀枝花骄阳似火,四五月份气温就近40℃。那时成昆铁路还没通车,蔬菜、猪肉都要在几百公里外的成都、昆明用汽车拉进来。交通不便,到昆明、成都坐汽车要几天时间;一封家书也要10天左右才能收到。条件艰苦,有个别同学打退堂鼓,想回风景如画的江南鱼米之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们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积极而愉快地投入到三线建设战场。
在503地下电厂工地,我认真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也配合中国建研院的同志参与了23米跨度的喷射混凝土试验研究。1978年该成果获中国科学大学奖励。
1982年,作为主研人员之一,我完成了“糖钙硫酸钠复合减水剂”;1983年,该成果获得省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四等奖。1982年,我参与完成了“渡口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1983年,该成果获得省重大科技研究成果三等奖。
为了适应攀枝花建设发展的需要,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我加强业务学习,考入了上海建材学院(后划入同济大学),1988年毕业。2002年,我又在四川省建筑技术学院毕业。
1993年至1996年,我作为攀枝花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海分院院长,与分院几位同志一起积极承揽任务。在与2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设计院的激烈竞争中,我分院较好地完成了26平方公里的规划设计任务;完成了包括长15000米、宽80米在内的24公里的道路设计任务;完成了铁山港千户城、北海市别墅区在内的2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设计任务,为攀枝花赢得了荣誉。
2005年,鲍世行与我主编的《攀枝花开发四十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专家们评审认为: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该书已被国家、省、市图书馆等永久保存,该书的部分内容被国家核心期刊《城市发展研究》专题登载,并在《中国建设报》上专版作了介绍。2007年,该书获得攀枝花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7年,我被评为首批四川省建设科技专家。更可喜的是,2007年9月,建设部在全国1万多名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挑选并聘请了27名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18个省会城市,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对昆明、贵阳的城乡规划进行督察。
50多年来,我从一名中专生到被聘为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和荣誉,那么,我清醒地知道,母校培养了我,老师的教育给我奠定了好的基础。三线建设锻炼了我,攀枝花市培养了我,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
50多年来,我见证了精心设计的蓝图变成五彩缤纷花城的现实——
我见证了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
我见证了横跨金沙江、雅砻江的座座彩虹桥;
我见证了朱家包包铁矿万吨大爆破;
我见证了攀钢出铁、出钢、出钒、出钛、出材;
我见证了成昆铁路通车,京昆高速公路穿越攀枝花;
我见证了二滩水电站发电……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将牢记“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光艳记者王南桢)“原来世界这么不一样!”8月23日,来自仁和区啊喇彝族乡的2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走进攀...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