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迤沙拉

攀枝花日报 2020-07-03 06:38 大字

□胡华强

那一年,我们从滇西回成都的路上,有人突然兴起要去看苴却砚。驱车从108国道下去,不久就到了平地镇。镇子看起来不大,公路两边最多的门市是砚台加工作坊。同行人中有两个“石痴”,平时喜欢收藏奇石什么的,自然兴趣十足,我们只好随行,跟着看看热闹而已。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攀枝花市仁和区的特产,其石材产自金沙江峡谷陡峭的悬崖上。据说此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称为“中国彩砚”,此地古称“苴却”,砚以此得名。我们在一家比较大的门面前停车,走进屋子,看见一个年轻人正伏在一个大木台上专心致志地工作。看了一会,我们准备离开。年轻人站了起来,说:“给你们看一个大件!”他把我们领到房子后面的一个房间,这里摆放了一个差不多八仙桌大小的砚台,那砚台的造型,以及石材上那些“眼”的巧妙运用,真是鬼斧神工,让我们这些外行也赞叹不已。试着问一下这砚台的价钱,年轻人说要几百万,还说这个砚台曾到北京展览过,获得过大奖。

大砚台勾起了大家对出产原料的砚石矿的兴趣。年轻人说:“要看砚石矿,得到迤沙拉去。”

于是,我们又开车出发。顺着一条不算太宽的水泥路,前行了大约七八公里,远处平缓的斜坡上出现一大片红色的房屋,路边一个牌子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迤沙拉村。

这是一个金沙江边的彝族村落。我们把车停在一个圆形的大水池边,水池边上有一排平房,院子里有几棵高大树木,一群人坐在树荫下摆龙门阵。一间屋子的门上挂了一个牌子,原来是村委会。摆龙门阵的人看见我们三辆车开进村委会院子来,有些吃惊,都停止了说话看着我们。

这时,从屋子里出来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旁边有人告诉我们,那是他们的村主任。我们同行的两个“石痴”之一,个子虽算中等,却是腰圆体胖,天生就有一副老板相。他迎着走过来的村主任说:“我们来考察一下砚石矿。”村主任一听,连声说:“欢迎!欢迎!”并邀请我们进会议室去喝水。我们没进去,就站在院子里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

站在池塘边的石栏杆旁,遥望对面斜坡上的村落。村子都是独家独院,被纵横交错的石板铺就的路分隔开。房屋整体呈暗红色调,从池塘对面的岸边开始,在斜坡上扇面铺开,一直铺到远处的山顶。村子里点缀着一些高过房顶的绿色树木,仿佛是这一片红色海洋里挟风而行的船帆。迤沙拉,在正午的阳光下,静穆安详。

村主任还在和我们那位朋友热情交谈,接着就叫我们上车,说是要去砚石矿。村主任坐在第一辆车的副驾驶位置上给我们带路。从村委会旁边出去,是一条石子铺成的村道。车子大约跑了两三公里,峡谷前方突然露出一个大缺口,然后我们的车子在一片空地上停了下来。村主任指着峡谷对面的一片乱石堆积的区域说,那边就是开采砚石的矿区。

其实这个位置距离矿区还有不少的距离,由于安全原因,我们不能进到矿区里去。村主任反复说明,似乎担心我们失望。我们往高处走去,走到一个平台的边沿,突然发现脚下是万丈深渊——最下面就是金沙江。由于距离的缘故,浩荡的金沙江竟然只是一线闪着隐隐亮光的流水。一只鹰在峡谷空间里,乘着气流悠然滑翔,整个视野是一望无际的群山。

村主任指着远处悬崖上两处黑乎乎的地方说,那才是真正开采苴却砚原石的石矿,位置十分险要,在悬崖上开采矿石非常困难,把开采出来的矿石运上来也非常困难。他说,很希望有外面的老板来这里投资,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让悬崖上的矿石能够给迤沙拉的村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让苴却砚这个国宝给攀枝花带来更多的荣耀!

两个“石痴”问村主任,可不可以要两块原石。村主任说,这个肯定是没问题的。说着,村主任跳下土坎,到前面的矿石堆里翻找起来。他找了好几块大小合适的原石,亲自抱到汽车尾箱里,弄得两个“石痴”很难为情。我们没有一个是老板,没这个能力来投资,我们只是由于一时的兴趣偶然闯到这个遥远的村子来的普通游客。但是,我们都不敢说,或者是不愿说。那位年轻村主任的热情代表着他对美好未来的愿望——我们实在不忍心让他失望。

我们带着几块苴却砚原石,也带着那位村主任的期待离开了迤沙拉村。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迤沙拉的有关信息: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这里曾是古南方丝绸之路拉鮓古渡的一个驿站,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的“苴却砚”享誉天下,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勤劳且满怀希望的村民。

新闻推荐

新教育“戏”红领巾更艳 ――攀枝花市二小教育集团少先队暨教育戏剧工作综述

“你好,红领巾”新队员入队仪式。(石磊摄)护绿的孩子。庆祝新中国70华诞歌咏大赛。体育节各个中队百花齐放。市二小少先队员...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