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地质灾害隐患点 太平乡灰嘎村16户群众将住上别墅
灰嘎村红岩子组村民位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房子灰嘎村红岩子组村民位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房子。。集中安置点统一修建的轻钢别墅集中安置点统一修建的轻钢别墅。。□滕德银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搬瓷砖、拌砂浆、挑泥沙……这段时间,仁和区太平乡灰嘎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一片忙碌景象,即将入住的16户群众家家都在忙着装修房子。
该集中安置点统一修建的是140—170平方米的轻钢别墅。灰嘎村红岩子组村民石永全说:“大伙儿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别墅,以后也不用担心地质灾害影响到房屋安全了。”
“抢时间,期盼早点搬新房”
“几天前,雨季来临了。现在每晚还住在老房子里,下雨时还是有点担心!这几天我们加班加点忙着装修房子,抢时间,就期盼着能早点搬新房。”6月18日,搬迁户王科明说。
在王科明的轻钢别墅里,帮着他干活的人有10来个,搬瓷砖、拌砂浆、挑水、挑泥沙、扶脚手架……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这些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沟里的人,哪能想到有一天能住上别墅,这几天干活虽然有点热,但流再多汗水也值得。”王科明的这番话,道出了长期处于地质灾害点的这16户群众的共同心声。
灰嘎村红岩子组16户村民住的地方是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长期以来,每到雨季时节,相关部门往往就要组织人员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从房屋中撤离,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像红岩子组这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太平乡共有4个,其中灰嘎村就有3个。今年,经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省级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红岩子组是首批实施搬迁的,以后逐年争取、分批搬迁,早日把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全部从地灾点搬出来。”乡长陈清华说,让群众远离地质灾害,早点搬进安全的新家,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我们正在加紧协调集中安置点水、电问题,下周基本可以解决好。雨季已经来临,搬迁的群众急,乡党委、政府更急。”副乡长方波说,这个安置点的轻钢别墅,主体工程的造价平均每平方米1300元左右,政府为每户补助4万元,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再按人员情况给每户补助三四万余元不等,群众只需自筹少部分就可以了。此外,政府还根据群众经济状况,积极协调银行,争取为需要贷款的群众办理低息贷款,最大程度的为群众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38岁的王喜萍,在自家别墅前一边搅拌砂灰,一边擦着汗水说:“最近乡、村干部天天都来集中安置点,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说实话,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一家人太高兴了。”
“盼未来,生活更美好”
即将入住集中安置点的16户群众,原本是住在离安置点5公里外的高山上,山高、坡陡、路难行,加上受地质灾害影响,生产生活较困难。
“快搬新家了,我们很高兴。但下一步咋办?关键还是要看乡、村领导们咋带领我们致富。”快言快语的周作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搬迁后怎样才能稳得下来、住得下来、富得起来?”25岁的代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星晨心里在盘算:一是村两委和党员带头,和搬迁户共同召开会议,形成一个推进经济发展的规划图;二是抓重点,争取党委、政府帮助,修好通往山上的公路,把村民的芒果、养殖业发展好;三是依托观音岩水电站和金沙江的资源优势,发展好旅游观光的第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石永全说,老百姓是离不开土地的,山上有800亩芒果地、100亩香蕉地、50亩田等,搞种植和养殖业都很有条件。
这几天,忙着装修的村民们纷纷表示:“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组织、帮助下,我们才搬下来了,住上了别墅。但是,我们更希望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都很勤劳,都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美好的日子一定能早日到来。”
乡党委书记陈彬说,这几年,在政府的帮扶下,灰嘎村贫困户9户31人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全村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今年能够全部搬进轻钢别墅居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下一步,灰嘎村村两委将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努力加大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芒果主导产业品质、大力引进种植养殖企业,推动一三产业发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晓龙走进仁和区弯庄社区上海花园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居民们说:“这要感谢陈老...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