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大附院上演“拔刺”行动 70厘米木棍被清除

攀枝花日报 2020-05-21 06:4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庞雷)近日,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拔出刺穿颈部的尖锐木棍。生死时速、刻不容缓,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医生们再一次用精湛的技术取得了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据介绍,当日23时左右,这名中年男性患者被亲戚送来时,其左手一直托举着一根木棍,这根长约70厘米的楔形木棍从颈部正中斜着插入其右侧,伤口也在不断的渗血。时间就是生命,副主任医师邹森立即通知麻醉科手术室相关人员及耳鼻喉科主任戴林桐和医学硕士肖全快速到场,并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讨论后,决定立即实施手术,患者直接从急诊科送往手术室,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邹森说,这是一场充满了未知和风险的手术,由于尖锐木棍刺穿了患者颈部,其只能被迫坐位,无法配合完成影像检查,这导致伤口的深度、方向以及损伤的情况术前都无法评估;由于患者颈部无法活动,麻醉插管十分困难,同时因为木棍是斜插入患者右颈部,阻挡了中线,气管切开难度也很大;此外,由于外伤部位紧靠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等重要血管及神经,如在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这一切,让此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为增高(难度系数达到最高的4级)。但医生的天职让他们不能退缩,麻醉科充分准备后,在颈部固定的前提下,通过可视喉镜引导,协同完成气管插管,顺利开放气道,成功跨过了第一道难关。

在对木棍周围进行松解时发现,插入的木棍前端并不光滑,其存在的倒刺和裂缝,像鱼钩一样与周围组织紧紧相嵌,而且颈内静脉断裂及臂丛神经卡在木缝内,根本无法松动拔出。耳鼻喉科团队采取延长切口分段取出的方法,沿着木棍裂缝左右撑开,小心翼翼地将木棍分离成数块,让其松动并取出。并将颈内断裂静脉重建吻合。然而,木棍取出后并不意味着手术完成,医生们发现,伤口内还埋藏多处散在的小木刺,他们反复探查,终将3根小木刺取出。经测,木棍插入体内21.7厘米,最远端已到肩胛上区。

而几乎相同的一幕曾在2014年发生过,耳鼻喉科团队在副院长卿丽华(时任耳鼻喉科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将一位竹竿从右侧锁骨上穿通至左耳下的患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新闻推荐

债权债务公告

攀枝花市东区孙莉幼儿园,因为生源减少,宣布自行解散,经上级部门对注销前的债权债务监督清算,无债权债务纠纷,上述所阐述的...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