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大附院完成一例高难度“拔刺”行动

攀枝花日报 2020-05-19 06:4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庞雷)近日,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拔出刺穿颈部的尖锐木棍。生死时速、刻不容缓,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医生们再一次用精湛的技术取得了胜利。

据介绍,当日23时左右,这名中年男性患者被亲戚送来时,其左手一直托举着一根木棍,这根长约70cm的楔形木棍斜着插入其右侧颈部,伤口在不断渗血。时间就是生命,副主任医师邹森立即组织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快速到场,并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和麻醉科讨论后,决定立即实施手术。患者直接从急诊科送往手术室,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邹森说,这是一场充满了未知和风险的手术,由于尖锐木棍刺穿了患者颈部,其只能被迫坐位,无法配合完成影像检查,导致伤口的深度、方向以及损伤的情况术前都无法评估;由于患者颈部无法活动,麻醉插管十分困难,同时因为木棍是斜插入患者右颈部,阻挡了中线,气管切开难度也很大。此外,由于手术将伤及颈鞘,此位置不仅有颈动脉、颈静脉,还有诸多重要神经,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这一切,让此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为增高(难度系数达到最高的4级)。但医生的天职让他们不能退缩,麻醉科在颈部固定的前提下,通过可视喉镜引导,协同完成气管插管,顺利开放气道,成功跨过了第一道难关。

但之后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惊险。在对木棍周围进行松解时发现,插入的木棍前端并不光滑,其存在的倒刺和裂缝,像鱼钩一样与周围组织紧紧相嵌,根本无法松动拔出。耳鼻喉科团队采取延长切口分段取出的方法,沿着木棍裂缝左右撑开,小心翼翼地将木棍分离成3块,让其松动并取出。然而,木棍取出后并不意味着手术完成,术中医生们发现,伤口内还埋藏多处散在的小木刺,他们反复探查,终将3根小木刺取出。

而几乎相同的一幕曾在2014年发生过,耳鼻喉科团队在副院长卿丽华(时任耳鼻喉科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将一位竹竿刺穿颈部的患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新闻推荐

共推钒钛钢铁产业发展

攀枝花牵手长寿共推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本报讯(记者唐子晴)5月14日,攀枝花市与重庆市长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缔结为友好市...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