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7+3”产业体系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攀枝花日报 2020-05-19 06:43 大字

本报讯(周太敏 记者 晏洁李杰)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现代农业“7+3”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攀枝花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粮、果、菜、畜、花、桑、烟7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7+3”特色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6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意见》提出,要持续优化攀枝花市农业生产区域、产业链、园区的布局,到2025年,力争建成3个以上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各级各类园区32个、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要强化主体带动,突出园区引领示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健全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10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10亿级产值龙头企业1家以上。

《意见》明确重点推进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培育、农产品质量、先导性支撑产业、绿色发展、市场开拓、产村融合、“康养+农业”、农业科技等10项工作。到2025年,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20个;早春蔬菜外销率达90%以上、芒果等特色水果外销率达80%以上;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都得到有效处理、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建成体验观光农业示范点8个,每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业+”新业态1个以上,森林康养年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

《意见》还明确了强化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用地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进覆盖全市的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实现主导产业和主要品种全覆盖等。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银江水电站南岸路段边坡爆破交通管制的通告

银江水电站南岸坝顶边坡开挖工程将进入爆破施工阶段,拟对国道G227线小沙坝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及...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