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光棍儿”的脱单“秘籍”

攀枝花日报 2020-03-25 06:38 大字

王文华(左一)在曹凤伟(左二)家了解养殖马蜂情况。□滕德银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3月19日,记者走进仁和区大田镇乌喇么村乌喇么组脱贫户曹凤伟家时,他正在院内马蜂棚中给马蜂喂食,妻子在照顾刚满月不久的女儿。

“这几年,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光靠养马蜂,一年收入近2万元。”曹凤伟一脸幸福地说,“我去年娶了媳妇,今年2月4日还当上了爸爸。”

乌喇么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有5个村民小组,277户1028人,彝族人口占85%,为少数民族村。该村于2017年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2018年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

近两年,脱贫增收后的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村里大龄青年的个人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仅乌喇么组就有3名大龄“光棍儿”脱贫又脱单,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脱单究竟有什么“秘籍”呢?

“要说脱单‘秘籍’,那就是通过产业帮扶,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乌喇么村第一书记王文华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坚持一户一策、精准施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一把把“金钥匙”,不仅打开幸福门,还为提升生活品质、防止返贫、增加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

曹凤伟:娶妻生子日子美

34岁的曹凤伟是孤儿,一直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年近九旬,行动不便。他家里仅有2亩多地,种植传统农作物,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前几年他还患上了糖尿病。这些年来,尽管也有人为他作媒,但女方一看他家的条件就打了退堂鼓。

2017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扶曹凤伟发展养殖业,不仅给他发了价值2000元的猪仔,还让他利用周边山林优势养殖马蜂,并帮助他申请到了1万元产业扶持基金。随后,曹凤伟开始养猪、养马蜂。如今,曹凤伟仅靠养殖马蜂年收入近2万元。在帮扶人员的鼓励下,2018年,曹凤伟还参加了区就业部门举办的厨师培训,空闲时就到镇上打工增加收入。

“在区人大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我家收入逐年增加。去年,经人介绍,我终于娶了媳妇,感觉现在活得越来越有劲。”曹凤伟开心地说。

曹凤伟的妻子抱着孩子腼腆地说:“他有孝心、有技术,勤快能挣钱,相信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虎跃光:发家致富劲头足

与曹凤伟同村的虎跃光,2018年底也娶了媳妇。“我家在云南永仁,我是在村里的餐馆打工时认识了虎跃光,我看他人老实又勤快,猪养得不错,虽然还差点账,但只要共同努力,相信今后的日子肯定会好的。”虎跃光的妻子尹泽丽说。

虎跃光今年37岁,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因父亲二级伤残,家中就靠他一人种田、打工维持生活。在脱贫攻坚中,针对虎跃光有养猪的愿望,帮扶人员帮助他申请了1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和2万元贴息贷款。2017年,虎跃光建起了80平方米的养猪场,相关部门为他家配送了一头公猪。去年,他家的猪卖了近5万元,还了4万元账,现在还养有28只羊、7头猪,并栽种了核桃树7亩、樱桃树2亩。

谈到今年的发展计划时,虎跃光自信地说:“一是把猪、羊养好;二是要把核桃树砍一些,栽上村里引进的新品种桃树。如今,家里有老婆打理,平时还能帮上我一把,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汤洪兵:未来生活会更好

贫困户脱贫后,只要有致富的信心,加上帮扶的力量,致富的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今年1月,33岁的汤洪兵也娶上媳妇了。“以前家里穷,哪个女孩看得上哟。”汤洪兵说,他11岁时父母双亡,弟弟才6岁,这些年与弟弟相依为命,在政府的帮扶下,生活才勉强维持。成年后,汤洪兵外出打工,看到焊工收入高,便产生了学技术的想法。2017年,驻村帮扶人员组织他参加了大田镇焊工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汤洪兵顺利拿到了焊工从业资格证书。这几年,汤洪兵先后在省内省外打工,仅靠焊接技术年收入就有2万多元。汤洪兵头脑灵活,平常还做点野生菌的买卖,每年还能挣1万多元。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1月,他与彝家姑娘阿西者来喜结连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感谢党的好政策。当初听驻村干部的话去学焊接,现在还真能挣钱。只要人不懒,相信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脱单后的汤洪兵对未来充满信心。

曹凤伟、虎跃光、汤洪兵生活的变化,只是仁和区脱贫成效的一个缩影。经济上脱了贫,思想上也脱了贫,有致富的信心,加上帮扶的力量,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向好态势

本报讯(记者李杰)3月2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攀枝花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加快推进,消费市...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