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举措筑起抗“疫”钢铁长城 十九冶集团全力保障重点冶金项目复工复产小记

攀枝花日报 2020-03-18 06:48 大字

□向永川

连日来,十九冶集团扛起“冶金建设国家队”主力军的大旗,按照中冶集团和十九冶集团党委的安排部署,各重点冶金项目根据“分区分级精确防控”的要求,千方百计细谋划、出实招,全力应对疫情挑战、恢复正常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筑起抗“疫”钢铁长城。

施工现场“火力全开”

福建罗源闽光高炉项目复工以来,无论在现场还是在十九冶集团南京公司驻地,项目的36名作业人员已经习惯新的“上班动作”:监测体温、洗手消毒、逐个进场。

该项目位于福建省罗源县闽光钢铁厂区内,施工范围涉及土建、钢结构、机电管道仪表安装。

“员工复工情况良好,大家伙逐渐适应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南京公司福建罗源闽光高炉项目负责人说,“在罗源的现场管理人员11人,在南京办公3人,因疫情留守在武汉家中办公1人,现场作业人员21人,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心向罗源,通过信息化办公手段,齐心协力推动工程向前迈进。”

随着一个个项目“火力全开”,人们熟悉的“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逐渐回归视野。

位于长城脚下的津西钢铁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一号高炉西出铁场是重点子项,南京公司在这里投入了70余人全力拼抢。一群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的好男儿将在这里浇筑混凝土1400立方米,绑扎钢筋1800吨,搭设与拆除脚手架约300吨,埋件与螺栓约10吨,高支模板约5000平方米,用双手修建起一座2000立方米高炉。

走进位于山东日照的钢铁项目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标语,办公区域、施工区域干净整洁,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操作。

“我们按要求制定了相关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全力战‘疫’的同时,抓好生产。”南京公司日照钢铁项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舒昭溢说。

目前,十九冶集团20余个重点冶金项目正全力推进,朝着既定的节点目标,全体“西部铁军”将士在现场奏响了大干快上的乐章。

“硬核”措施为返岗护航

镜头转向攀枝花市客运中心,只见一列手提行李、面戴口罩的人员间隔1至2米依次排开,正井然有序听从指挥登车。原来这是工业建设公司积极响应“春风行动”组织员工有序返岗。

2月24日,工业建设公司有序组织17名员工(含2名农民工)从攀枝花返回位于攀钢西昌钢钒公司的工作岗位。该公司积极对接攀枝花市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的“春风行动”,主动与客运企业、攀枝花市客运中心对接,联系车况良好的客车和技术过硬的司机,并进行整车消毒,对返岗员工做好信息登记、体温监测,按照防疫要求一排一座安排员工分位就坐。在行车途中,公司党员跟车同行,做好各项服务,确保员工安全健康返回岗位。15:00,“春风行动”专车准时出发。

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送,既规避了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导致疫情蔓延、扩散的风险,又避免了到达后需要单独隔离观察,实现了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除了专车接送,南京公司福建罗源闽光高炉项目部把工作做得更细,项目设置专门的隔离间,对外出归来人员单独安置。

隔离间里,几盆植物盆景绿色盎然,畅通的网络让屋内人员仍能远程办公。

“作为返岗工人,我来之前还有点担心,项目部为我们想得这么细,大家都放心了。”刚从外地返岗的一位工人说。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为加速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项目部做实、做细常规疫情防控工作,让大家安心、安全工作。

复工复产后,除了定期向施工人员配发口罩外,每天3次测量体温、对办公区域和施工区域定期消杀、禁止聚集等措施,也为北方公司山东钢铁莱芜烧结机技改项目顺利推进打牢了疫情防控基础。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0年主要施工目标是第二条480平方米烧结线竣工投产。当前,项目第一阶段复工131人,设专职防疫人员3人。项目部除了储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外,施工生产需要的主要构件制作完成95%、原材料采购储备完成90%,施工生产不受影响。

筑起抗“疫”钢铁长城

在广西钢铁防城港基地(一期)炼钢工程项目,项目部组织专车迎接返岗员工;在山东日照钢铁ESP项目,项目部跨越千里,从陕西汉中接回20余名返岗员工;在河北太行钢铁项目,项目部设置20余间隔离房,切实做好防控隔离,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为切实做好“抓防控、促生产,战‘疫’发展两不误”,进一步降低疫情对施工生产的影响,十九冶集团各重点冶金项目对照既定目标,有针对性地超前谋划、科学施策,组织管理人员对复工安全教育和疫情防控进行交底,编制完成节后复工方案,积极与地方政府、业主等单位沟通,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设资金等要素进行系统摸排,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充足、人员到位,符合复工条件,有序开展复工准备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2月20日,印度尼西亚德信钢铁项目烧结工程顺利完成联动试车;2月21日,印度尼西亚德信项目1号高炉正式点火烘炉;2月27日,中标广西柳钢一区冶炼与连铸2020年设备值班维保检修施工工程……“硬核”措施筑起抗“疫”钢铁长城,确保了一个个项目节点的实现。

不仅如此,在高炉边、在烧结机旁,木工、砌筑工、钢筋工、水电工、焊工、油漆工正在有序恢复施工作业,他们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让中国的钢铁工业“毛细血管”活跃脉动。

项目部、资料室、会议室的人渐渐多了;冷清了许久的施工便道上,渐渐热闹起来……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生产与建设现场,一切正在回归正轨。

新闻推荐

仁和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硬核”支撑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特约通讯员邱福丽)“真是没想到,防疫期间办事效率还这么高,我昨天晚上在网上提交的资料,今天早上就通知...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