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流调组 疫情“侦察兵”
三位年轻的队员,两位是中共党员,一位是入党积极分子。">
三位年轻的队员,两位是中共党员,一位是入党积极分子。穿上防护服的魏雪雨竖起大拇指为自己加油。">
穿上防护服的魏雪雨竖起大拇指为自己加油。
□本报记者 江潇 文/图
“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如果说,“流调”是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关口”,那么,“流调”人员就是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他们要对高度怀疑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旅居史、接触史、暴露史,尽全力排查传染源,寻找传播途径,判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
2月7日,记者跟随市疾控中心一群“90后”流调组队员,走进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记录他们工作的点滴,体验着隔离防护服无法隔离的那份敬畏。
“90后”队员:只为捍卫人民健康
今年27岁的魏雪雨,来自宜宾,进入疾控工作已有5个年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次因为“流调”踏进隔离病房。“进入病房必然存在风险,但这是我们的职责。”他说。
如何避免风险?怎么防护才安全?在清洁区,魏雪雨首先戴上工作帽、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穿上防护服、鞋子、套上鞋套,戴上第一层一次性乳胶手套;再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再套上鞋套,戴上第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最后戴上护目镜。期间,他一直调整N95口罩上的鼻夹,使口罩完全贴合面部,直至吹气、呼气都不漏气才可以。
这般“全副武装”之后,疫情处置组副组长蓝羲要严格检查,确定包裹严实后,依次进入到缓冲区—半污染区—负压病房。蓝羲解释道:“隔离区所有暴露在外的,都会被污染,必须做到三级防护,不能让任何一寸皮肤外露。”记者得知,27岁的魏雪雨刚当上爸爸,家中的孩子才出生1个多月,这段时间,他一直进行“自我隔离”,吃住在单位,没见过孩子一面。
“这样和患者面对面,家里人会担心吗?”“我妻子也是一名医生,她很理解我。”魏雪雨入党不到一年,“是党员就要向前冲,是疾控人就要向前冲,只为捍卫人民健康。”
调查病例:询问时间一个半小时
透过一层层防护窗,半污染区内,阳光洒进走廊,格外安静。
魏雪雨拿着调查表、笔,走进缓冲区—半污染区—负压病房。他看起来冷静沉稳,没有丝毫畏惧。
此时,有着近5年党龄的党员——25岁的曾雪源,也同时向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的病情,调查患者的诊疗经过。整个调查时间花了一个多小时,魏雪雨将患者每天的行程安排、走过的地方、接触的人员、既往病史等信息,一一记在调查表上。
“为了避免风险,他们不能把纸笔等物品带出,需要在隔离病区消毒处理。”在清洁区,蓝羲告诉记者。
那要如何将调查表内容传出?做完流调工作后,魏雪雨告诉我,他用病区唯一一部手机将调查表拍下来,再通过加密邮箱发送出去,直到在外的同事确定收到后,才能离开隔离病区。
记者追问,这样的调查工作为何不能通过电话完成,非得进入病区?魏雪雨解释道,掌握详细的信息,对后续开展防控工作有很好的帮助。“通过面对面的调查交流,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活动范围、密切接触者等情况。”
“其实,流行病学调查不都是一帆风顺。”蓝羲补充道,偶尔有调查对象不配合等情况,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了解更多信息,多方证实信息的真伪。
走出隔离病区,已快中午1点。脱下防护服后,流行病学调查组成员来不及歇息,他们马不停蹄赶回单位,完成调查报告……
记者感言记者感言
因为这次采访,我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整个流调工作,不仅艰辛且危险重重,心中充满敬佩。
在走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我透过护目镜看到魏雪雨平静而坚定的眼神,深感他们肩上背负的重要使命。
在走出隔离病房的那一刻,魏雪雨第一个动作是贪婪地深呼吸。看着他们急匆匆赶回的背影,我的心中多了一份敬意。
27岁的魏雪雨家中有一个满月不久的孩子,25岁女孩曾雪源已经开展了2次流调工作,29岁的杨康负责每一次流调后的消毒……他们也都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女,但一旦投入工作,穿上厚重的装备,他们就变成了勇敢的战士,完成自己的每一份“侦察”工作。
我们的“镜头”到此止步,可他们的战斗还在继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摄影师王东记者晏洁吴晓龙文/图)2月7日上午10时许,攀枝花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者赵某出院。该病例...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