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这群人取信都得坐两天火车……他们甘愿为“三线建设”奉献青春 四川人艺原创话剧《记忆密码》将于10月24日首演
50多年前,这群人取信都得坐两天火车……四川人艺原创话剧《记忆密码》将于10月24日首演 《记忆密码》剧照。
《记忆密码》剧照。
“我和我的爱人谈恋爱在金沙江畔,对面是光秃秃的山坡,婚房在干打垒房。”
“当时雅安的城市条件自然没法和天津比,但他们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大家讲的是理想和奉献,活得很单纯快乐。”
“我们都是老三线,我们的通讯地址最早是兰州一个信箱单位,说是兰州,实际是戈壁滩,距离兰州乘火车要走两天……”
这几天,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人员很忙,因为前段时间《记忆密码》剧组发起的“三线建设寻人”全国寻亲活动反响热烈,他们正在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条寻亲线索反馈和珍贵老照片。
话剧《记忆密码》
把三线建设搬上舞台
由四川人艺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记忆密码》,由国家一级编剧、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亭担任编剧,著名导演、戏剧教育家黄定山担任导演。该剧以“三线建设”为题材,将故事发生地定位在因三线建设而发生巨大变化的攀枝花市,剧中主人公胡岳巍是当年支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一名宣传干事,他把自己拍摄的一些底片送给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时隔55年,胡岳巍的记忆日渐模糊,但当他再次看到照片上的数字2036时,那些岁月里的人和事像拼图一样再次组合起他记忆的图画……2036是打开胡岳巍记忆的密码,2036也是今天的人们重新理解三线建设精神的一把钥匙。
1964年,严峻的国际形势逼迫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建设西部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有的还要进洞。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在那些荒芜的、险峻的、封闭的环境里,书写他们青春飞扬的诗句和热情美妙的乐章。话剧《记忆密码》重现了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奔赴大西南的建设者们高贵的信仰和动人的爱情。
亲历者忆当年
怀揣梦想带着激情奔赴西南
剧中,“三线建设精神”串联起“钒钛之城”攀枝花三代人不同的青春,也勾起了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回忆。近百位老三线人及其亲属,通过问卷、邮箱、微信等方式向《记忆密码》剧组发来他们当年三线建设的生活经历和珍贵老照片,讲述自己的青春记忆。
杨爱群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她对攀枝花爱得深沉。“我从18岁到攀枝花,一直工作到38岁。我的爱人也在攀枝花工作,女儿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我最青春的20年时光,都给了攀枝花。攀枝花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杨爱群是“攀二代”,当年她的父亲杨子一从湾坵“五七干校”来到攀枝花,投身于攀枝花建设。“当时我父亲他们一起过去了几百人,有的孩子小的,就一起过去了。我是1972年初进渡口(攀枝花)的,之后我妈妈、妹妹、弟弟也陆续来到了攀枝花。”
初次乘火车去攀枝花,杨爱群一路走一路嘀咕:为什么窗外的风景跟父亲说的不一样?“我爸爸给我们描绘的攀枝花的未来很美好,说天上开飞机,金沙江有轮船,有火车有公路,会成为一座非常漂亮的山城。可当火车过了西昌,我就发现窗外的山坡上光秃秃的,只有一些快凋谢的攀枝花树,跟爸爸描绘的不一样。”到了目的地,一看住的地方,杨爱群有些傻眼:“只有一间半干打垒的房子,父亲住里面,我住外面。我的房间只能放一张小床,家里连做饭的工具都没有,大家一起吃食堂。”
杨爱群最开始在商业部门工作。当年艰苦的生活条件给杨爱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大家都是从天南地北相聚在这里,为了建设美丽的攀枝花而来,干劲儿十足。杨爱群记得,当时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需要凭票购买,但大家都紧着一线人员,有些东西,比如小瓶装的酒,就不需要票。“地处煤炭企业的宝鼎商场开业,我们售卖这些酒,特别受井下煤矿工人的欢迎,柜台和我们几个售货员都被挤到货架边上去了,特别热闹。”
为了鼓励一线工人,市里组织建设大会战,商业职工要做好后勤保障。在大会战的现场,领导鼓励说:“大家日夜奋战建设高炉,商业职工把白糖、肥皂、茶叶带上来慰问你们了!”作为三线建设的后勤保障人员,这些场景给杨爱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就是组织青年突击队,夜晚时背着背篓到高炉、炼焦炉旁,给换班的工人送货,送完回来已经半夜三更了,就坐在灯光球场上数钱。”
在攀枝花的20年,杨爱群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干打垒房到高楼大厦,见证了从黄泥土路到高速公路,见证了从绿皮火车到飞机航运。“我最有青春活力的年代,都在攀枝花。我们是随着攀枝花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我们对攀枝花的山山水水充满感情。20年的经历,给了我自己成长的动力和源泉,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三线建设精神代代相传
和杨爱群一样,王素梅和杨秀斌夫妇也都是“老三线”,他们曾在乐山814厂工作20年,“我们的通讯地址最早是兰州一个信箱单位,说是在兰州,实际是在戈壁滩,距离兰州乘火车要走两天!后来到成都一家信箱单位,我们还是要坐一天的火车再换乘单位的小火车才能到达。干打垒房子是我们亲手用水泥、石子制作预制块,一块一块盖出来的。我们的结婚证,要到农村的公社领取;没有水时,就喝着稻田里的水工作……我们工作的地方都是穷乡僻壤的农村和人迹罕至的地方,一生走遍天涯,从两弹一星到核电站、核工业人,奉献青春,奉献子孙。”
如今,已经回到成都27年的杨爱群,依然在为攀枝花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我退休之后,经常会与当年的三线建设亲历者一起聚会,因为我们是攀枝花的建设者,是攀枝花建设的亲历者,是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奋斗者。大家对攀枝花牵挂很深,都想为她的发展尽一点力量。”这几天,杨爱群正在给一些老“三线人”打电话、发微信,并邀请大家来观看话剧《记忆密码》的演出,共同回顾永不忘怀的激情岁月。
话剧《记忆密码》中的角色,大多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或者在真实的生活中都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对照。例如剧中的机要室话务员鲁晓芬,原型是当年评选的劳模“六朵金花”之一“红色话务员”吴修润。这个经过艺术加工的角色身上,不仅有吴修润的影子,还聚集了那个年代很多女性所具有的品质,她们纯真、有理想、勇敢、坚定。
除了直接参与三线建设的“攀一代”,《记忆密码》还覆盖了受三线建设直接影响的“攀二代”和海归的“攀三代”,该剧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这群大时代下的平凡人呈现在舞台上,由个体人物的情感向观众展开了一幅三线建设的感人画卷。10月24日、25日,话剧《记忆密码》将在四川大剧院进行首演,届时,必将勾起众多“三线建设”者们的青春记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新闻推荐
行队礼。(特约通讯员王东摄)升国旗。(特约通讯员王东摄)10月12日,由共青团攀枝花市委、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少工委主办的攀...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