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举措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陶泓霖)10月9日,记者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东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通过多元化职业培训、“贴身”服务、多渠道引进人才、培育本土人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等六项举措,聚力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东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东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取消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凡经各级人社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依法登记注册并年检合格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均可在其办学许可证的许可范围内申请开展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破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定点资格的门槛限制,加快了建立健全东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和培训管理规范化的进程,劳动者职业培训选择面进一步扩大,激发了职业培训机构相互竞争活力,促进了培训质量和服务的进一步提升。
推行“贴身”服务,力促扶持政策落地。强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东区不断扩大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影响,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活动广泛、深入宣传职业培训重要性及国家关于职业培训扶持政策,并举办沙龙,组织创业成功人员与培训人员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营造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主动深入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社区(村)和用工企业中,发放宣传资料,用举办讲座的方式,宣传解答职业技能培训各类政策和优惠措施;深入高校、园区、企业和社区进行人事人才、就业创业、社保医保等政策宣传。
多渠道招聘引进人才。采用机关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考核招聘的方式广纳群贤引人才。组织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招录19名事业单位人员;赴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考核招聘活动;联合区教体局赴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师考核招聘活动,招聘教师36人;积极从区外引进各行业优秀人才,2018年以来,引进卫生、教育等领域优秀人才80人。
在本土人才培育方面,东区依据《“智汇东区”优才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实施细则》,着眼本土人才,加压培养,多措并举用活本土“盘存量”。此外,东区积极构建大中专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见习基地联合办学,构建“定向式”“订单式”多元培训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培训与市场运营管理无缝对接,为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队伍。目前,辖区内有5家大中专院校、18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5家见习企业基地,涵盖电工、焊工、汽修、家政服务、美发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师、茶艺师、面点师、创业培训等20余项培训项目。
围绕人才成长平台建设,东区组织43名工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职务考评,其中,中级资格1人、高级资格15人、技师资格27人;积极配合做好“东区工匠”“东区青鹏人才”等项目的推介工作,甄选推荐程学勇苴却石雕、魏东美发、建明金属雕刻及钛表面研究、胡友国烹饪4家单位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审核并推荐申报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阳光外国语学校杨建华为“攀枝花市青技人才”,银江金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蒲芝明为“攀枝花工匠人才”;成功举办了首届“攀枝花工匠杯”百岗万人职业技能大赛东区分赛,积极推荐157个项目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攀枝花分赛,其中5个项目入围省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为形成人才聚集洼地,东区根据《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办法》等,组织开展好高层次人才研修、疗养、走访慰问等工作,着力抓好重点人才、紧缺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精细化服务,真心实意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新闻推荐
□滕德银本报记者王南桢今年2月份开始,仁和区啊喇乡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在产业上争优、在环境上争美、在项...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