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攀枝花市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摘登) 2019年8月26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攀枝花日报 2019-08-31 05:59 大字

市人大经济财政预算委员会

一、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市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紧紧围绕“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完成609.58亿元,同比增长6.7%,比年初预期目标低0.8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比年初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亿元,同比增长9.8%,比年初预期目标低0.7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07亿元,同口径增长9.2%,比年初预期目标高4.2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5元,同比增长9.6%,比年初预期目标高0.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同比增长8.8%,比年初预期目标高0.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0%,控制在年初预期目标(3.5%)以内;

——单位GDP能耗预计同比下降3%,超额完成目标2.5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10057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2.9%,城镇登记失业率3.92%,控制在目标(4.2%)范围以内。

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农业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好于预期目标。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强力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大部分完成进度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指标欠进度,增长乏力。与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比,上半年全市部分经济指标增长乏力。地区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年初预期目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优,产业发展矛盾突出。上半年,攀枝花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得益于房地产投资增长41.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9%。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12.8%、工业投资下降2.8%。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新引进的项目投资规模和总量相对偏小,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全市有11个行业增加值呈下降,下降面达36.7%。同时,由于攀枝花市工业发展新增大项目少、重点产业支撑度不够、发展空间受限。

(三)消费提升基础脆弱,消费需求拉动不足。因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的消费行为不充分。网络消费使得一部分本地消费流出,占比较大的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速回落至4%左右,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年初预期目标低0.5、0.7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全力聚焦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为契机,坚决落实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决议。实现产业与城市互补互促、融合发展,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下半年的各项指标分解到位,突出重点,对标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指标和目标任务实现,为“十四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夯实投资和消费基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抓好银江电站、红格特色小镇、攀钢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抢抓进度。加大技术创新类、高技术领域投资力度,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健全重大项目协调调度、专线供电和直供电试点、用地保障、跟踪督办等要素保障机制,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认真对国家、省级相关政策的前期研究,力争谋划并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盘子”。通过减税降费,涵养税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综合购物中心、商务便民服务点建设。大力发展夏日经济,尤其是夜间经济,培育消费新热点。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信息、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增强市场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抓龙头、强配套、补链条、聚集群”,扶持攀钢、钢城、龙蟒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实施“一企一策”,抓好升规企业培育,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开展引智引技,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驱动的攀西科技城。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创新和产业链重整,全力打通钒钛磁铁矿深加工完整产业链,打造国家高水平钒钛新城。统筹优势资源、优质项目、优质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钒钛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分类管理,做实、做强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攀枝花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抓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协调解决好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要稳定物价总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和保障力度,关心和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用好打开“三把锁”的经验,破除全市“堵”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创建卫生和文明城市硬仗。要完善中心城区棚改腾空区和老城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众合理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新闻推荐

攀枝花东区:“三三”策略推动党建发展

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贯彻落实“三个坚持”、稳固构建“三大工程”、积极发挥“三大作用”,不懈推动该局党建高质量...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