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饮酒多减脂 保护“小心肝” 治疗:早诊早治,降低疾病恶化率

攀枝花日报 2019-08-03 07:27 大字

(图据网络)□实习记者 白建伟

今年7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号是“为消除肝炎加大投入”。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引起肝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在人体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病毒性肝炎该如何防治?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段磊说,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等等,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乙肝病毒,“乙肝防治形势严峻,从源头上控制乙肝非常重要。”

预防:注射疫苗,母婴阻断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血液、母婴和性接触。

“防治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就是免疫接种。”段磊指出,接种乙肝疫苗能帮助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孩子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而且越早越好。

有些患有乙肝的妈妈可能会担心,如果怀孕,乙肝会不会传染给下一代呢?段磊表示,通过母婴阻断的方式,90%的准妈妈都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如果母亲的病毒水平、病毒浓度特别高,在妊娠最后三个月,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宝宝出生后再打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由于疫苗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所产生的免疫效果不一样,所以打了乙肝疫苗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建议市民每年应定期做检查。

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段磊认为,规范用药是关键。随着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酸类)等药物的发展应用,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可以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乙肝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患者坚持规范用药,是有望实现“临床治愈”的。“通过药物控制,可以把患者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控制到与健康人接近的水平。”段磊说。

通过干扰素注射和口服核苷类似物(核苷酸类)两种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会倾向于选择口服药。段磊指出,有些患者由于高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私自停口服核苷药,最后导致病情恶化,“核苷药需要长期服用,停药需非常谨慎,推荐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段磊建议,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肝脏方面的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肝功能损害、病毒活跃,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抑制肝病发展。只要病情发现及时,及早进行规范治疗,不仅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

养护:远离酒精,规范饮食

肝怕酒精。酒精进入肝脏后,会进入“解酒”的过程。肝脏中的蛋白质和酶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会出现乙醛,乙醛和肝脏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导致脂肪最终积压在肝脏中,最后形成酒精肝。具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是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我国成人的酒精肝患病率约为4%到6%,而治疗这一病症的有效方式是戒酒和营养支持。

肝怕毒物。攀枝花雨季比较潮湿,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这一物质是诱变肝癌的重要因素。黄曲霉素在发霉的瓜子和花生含量较高,在一些制作过程不当的花生油、玉米油中也会存在,市民应谨慎挑选。

肝怕不良饮食习惯。暴食容易导致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通过禁食、过分节食等快速减肥方法也会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段磊提醒:“不按时吃饭会让肝脏‘加班’疲惫,所以按时吃饭很重要。”请爱护自己的肝脏。

新闻推荐

西区突击检查造林项目防汛工作

本报讯(记者周越)记者近日获悉,西区林业局组成以造林、资源等专业工作人员为主的防汛突击检查小组,力保林业项目安全度汛...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