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自攀枝花学院的特别报道(四)

攀枝花日报 2019-05-08 08:14 大字

在康苏镇,帅旗(右三)和结对帮扶对象相处得像一家人。□本报记者 李云飞 文/图

青春是什么?攀枝花学院的青年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以理想扎根边疆,用奋斗诠释青春。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在边疆地区,来自攀枝花学院的近300名青年学子,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用信仰和热血书写绚烂的生命乐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冰山下的新来客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坡之间,有祖国最西部的边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除了冰山雪岭,就是戈壁沙滩。在克州的乌恰县、阿克陶县,攀枝花学院共有20余名青年学子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被称为“冰山下的新来客”,用青春的汗水为当地描绘着美好未来。

乌恰县是祖国最西部的县,距离吉尔吉斯斯坦仅400余公里。去乌恰的路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漫天飞扬的黄土,路边不时能看到一棵棵幼小的白杨树苗,挺拔笔直地屹立在戈壁滩上,给这荒凉的大漠增添了几许生机,一如攀枝花学院在这里工作的8名青年学子。这8名青年中,年龄最大的29岁,最小的才23岁。

帅旗在乌恰工作时间最长,有3年了。2016年,他从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乌恰县康苏镇工作。来新疆之前,他对这里并不了解,“因为新疆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想去了解一下。”对于帅旗而言,陌生的环境意味着磨砺,也意味着成长。抱着这个简单的想法,他凭着一腔热血来到了新疆。

干燥、风沙、陌生的人群、不熟悉的工作……如此种种,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打倒。帅旗一点一点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向民族地区的朋友们敞开心扉。3年下来,他成了镇里独当一面的得力干将。虽然县里多个部门想把帅旗调走,但他舍不得离开,选择继续留在康苏镇。

帅旗还记得,才来康苏镇时,人生地不熟,但路上的维吾尔族老乡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逢年过节,老乡们会喊他去家里吃饭。如今,帅旗在康苏镇结了两户“亲戚”(结对帮扶对象),每次他去,“亲戚”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3年来,帅旗曾经觉得最难熬的是内心的孤独。内心世界丰富的他,希望有更多的同龄人能一起交流绘画、摄影和艺术,但他因为工作太忙,一度相机都很少拿了。后来,帅旗为镇上拍了一部7分钟的风光短片,还去镇学校义教,教孩子们绘画等。发自内心的热爱,总是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今年23岁的许欣2017年底才来新疆,目前在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服务中心综治办工作。在校期间,他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曾参加过“蓝桥杯”“互联网+”和“创青春”等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工作2年来,原本的“IT男”成了乡里的电脑专家。除了工作外,给同事和老乡们讲授电脑知识成了他的“副业”。由于人手紧缺,他在乡镇经常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对他来说,最大的放松休闲,就是大约两个月去一次喀什,看场电影就回来。许欣说,新疆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有独特的风景:大漠孤烟、戈壁红柳……长期接触下来,老乡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说,这让他有很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新疆,不后悔!”

阿克陶县坐落在帕米尔高原下,干旱、少雨、风大。崇山峻岭间,零星散落着喀热开其克乡、皮拉勒乡、阿克陶镇等一个个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乡镇。路途遥远、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多,是这些边远乡镇共同的特点。攀枝花学院共有12名青年毕业生在阿克陶县工作。这些90后在各个乡镇基层岗位承担了重要工作。

今年29岁的张宝贵在皮拉勒乡工作,目前担任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宝贵2015年从攀枝花学院毕业后就来到新疆,因为“新疆最缺人才,缺新鲜血液”。而让他留下的原因,则是“这里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皮拉勒乡也是个贫困乡,全乡5万人口,其中60%是贫困人口。村民们种植洋葱、辣椒、土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目前,张宝贵负责着全乡总计2.8亿元的56个脱贫项目,计划通过特色种植和养殖,带领村民们脱贫。张宝贵说:“忙碌的工作,让我感觉充实、扎实、踏实。”

在玉麦乡政府工作的冯萍萍刚来新疆时就生了两个月的病,一度想辞职回家。但挺过去后,她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只有80来斤的女生虽然外表看起来瘦小柔弱,骨子里却十分坚韧,她经常一个人骑个小“电驴”就下乡工作,干什么工作都不甘落于人后。

2018年才来喀什莎车县工作的嘉淼,目前是喀群乡尤库恰木萨勒村的村支书。不到1年的时间,他带领村民种下了5000余株西梅树。如今,村里已是一片绿意,生机勃勃。

就像阿克陶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晓强所说,攀枝花学院的青年们很快适应了新疆艰苦的环境,快速提高个人能力,为新疆发展带来了“金点子”、注入了“新血液”。

高原上的暖心人

西藏拉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左右。仅在拉萨市暖心燃气热力公司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攀枝花学院就有近50名青年学子在此踏实工作,默默奉献。

在拉萨市暖心燃气热力公司工作的刘红军今年36岁,已入藏7年。一口流利的藏语、一脸高原红,让他看上去和当地藏族汉子无异。

2006年,刘红军从攀枝花学院毕业。2012年,抱着“闯一闯”的想法,他辞去了四川的工作,来到拉萨。

拉萨地处高原,冬天气候寒冷。2013年以前,拉萨没有通燃气和暖气,市民只有靠用炉子烧牛粪取暖,味道刺鼻,且烟味大。2013年1月,为了拉萨市顺利通燃气,刘红军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对安装情况进行排查,没有周末节假日,累时就睡一会儿,醒了就接着工作。后来,拉萨终于通燃气了。看着灶台上冒出幽蓝的火焰,暖气管里开始往外散发热气,藏族百姓脸上露出的笑容,刘红军觉得,之前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7年里,刘红军奔波在拉萨的大街小巷,为拉萨市的暖心工程忙碌着,见证了拉萨市暖心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由筹建到发展的过程,成为第一代“暖心”人。

现在,刘红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萨市城市供暖工程锅炉、户内燃气材料招标采购,全市已有10万余户群众家通了燃气。去居民家里做安监、送灶具时,总有白发苍苍的藏族老阿妈满脸感激,双手端上酥油茶,真心实意地请他们喝,这让刘红军既感动又自豪。

伍应衡2008年来到西藏工作,现在是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本部营销部处长。原本打算在拉萨积累5年工作经验后就走的他,在5年期满的时候,坚定选择了留在拉萨,“因为这里有很多工作机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伍应衡在工作上积极承担艰苦任务,主持完成了多项攻坚任务,基本每晚都在10点以后才下班回家。积劳成疾,以至于腰椎间盘突出,连下床都很困难,治疗了1年才恢复。

回想初来时,西藏的电力基础比较薄弱。现在,整个电网稳固牢靠,夜幕降临,举目远眺,无论是市区还是山上,星星点点皆是灯光。伍应衡说,每当此时,他就感觉很自豪,因为自己做的“是一件光荣的事,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光明事业”。

无论西藏还是新疆,这些扎根祖国边疆努力奋斗的青年们,就像戈壁滩上的一棵棵白杨,扎根坚定,挺拔向上,给这片热土带来生机和活力。相信在一代代热血青年的接力奋斗中,祖国边疆会越来越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放弃公务员职位 热血青年走进军营 来自攀枝花学院的特别报道(三)

顶着烈日训练的杨光富。□本报记者李云飞文/图攀枝花学院毕业的这个小伙子,放弃了公务员职位,毅然走进军营。4...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