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脱贫,还要过上好日子 回访仁和区大田镇乌喇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文平
□滕德银 本报记者 王南桢
王文平曾是仁和区大田镇乌喇么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实现脱贫的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马蜂养殖户。日前,记者见到了王文平,他说,自己今年有三个愿望:提升技术,确保养殖成功;同大家一起干,扩大养殖规模;养好马蜂,过上好日子。
养殖失败,帮扶单位雪中送炭
马蜂经济价值高,市场销路好,王文平曾尝试养殖马蜂,希望能给贫困的家庭增加收入。
“刚开始,我养殖马蜂失败了,马蜂交配房太简陋,无法调节温度,很多蜂王热死了。要靠养殖脱贫致富,技术的确很重要。”王文平的脱贫路并不平坦。当王文平泄气时,仁和区国投公司和乌喇么村党支部给他送去了2000元帮扶资金,提供了1万元无息贷款,鼓励他提高养殖技术。去年,王文平建起了较为标准的马蜂交配房和养殖房。
脱贫之后,“第一书记”仍是家中“常客”
乌喇么村是省级贫困村,王文平家于2016年脱贫。但脱贫后,挣钱的路子一直不宽、不顺畅。
如今,王文平认定了养殖马蜂这条致富路。他自信地说:“有党委政府支持和关心,扶持我学技术、改善基础设施,相信今年一定能成功的。”
乌喇么村“第一书记”王文华已是王文平家的“常客”。最近,王文华正在为王文平家修建水池奔忙。“他家这里缺水。有了水池,他家的2亩菜地、8亩板栗林、2亩樱桃林、2亩油菜地用水才有保障。板栗树、樱桃树、油菜都会开花,他家的马蜂才有丰富的食物来源。”王文华一番话,道出了修建水池对于王文平家的重要意义。
“王书记帮我跑资金呢,等资金下来了,我还要买自动化的恒温器和加湿器。”王文平说,党和政府的关心是“外力”,自己辛勤的劳动才是“内力”,他将努力提高养殖技术,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短 评
“摘帽”后,再扶上马送一程
□小凡
摆脱贫困不仅仅是“摘帽”,对“摘帽”后的王文平,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帮扶单位“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继续巩固提升扶贫成效。
目前,攀枝花市9533户3785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减贫目标任务。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一些已脱贫人口自身“造血”能力还很弱,现实中,往往一场大病、一次自然灾害或者事业上的变故,可能就会使脱贫者返贫。脱贫后,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脱贫成效必须经得起检验,我们要建立健全“回头看”“回头帮”机制,继续对已脱贫人口进行跟踪问效,做到优惠政策、帮扶力量不断档,不断丰厚既有成果,努力做到脱贫一户巩固一户,脱贫一村夯实一村。
新闻推荐
攀枝花开 英雄不老 “纪念五四运动 传承三线精神”清明祭英烈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徐杨淡淡的哀愁千丝万缕,深深的思念浓厚绵长。一场细雨过后,攀枝花绿意葱茏,蓝天通透。在高大、挺拔...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