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三线建设者从来不怕苦

攀枝花日报 2019-04-06 06:07 大字

年轻时的雷永。退休后,雷永最大的爱好就是伺弄自己种植的芒果。□本报记者 梁芝羽 文/图

日前,家住西区河门口街道高家坪社区的雷永打开一本相册,翻看过去的老照片。回忆起过去的岁月,74岁的雷永感慨万千:“我们昔日参加三线建设时所有的艰苦,都变成了今日祖国的快速发展和攀枝花的美丽。”

1965年,雷永随着浩浩荡荡的三线建设大军来到了渡口,在6号信箱附8号电杆厂工作。

“当时,渡口是不毛之地,工作非常艰苦,生活很艰难,‘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睡的是行军床,吃的是海带粉条。没有电,点蜡烛,喝水,要到金沙江或者是山沟沟里一桶桶往回背,一盆水,又洗脸又洗脚……”回忆起刚到渡口时的生活场景,雷永记忆深刻。

1967年,雷永在电杆厂干了不到一年的锅炉工,就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渡平线大会战。“为了确保成昆铁路在1970年通车,需要50名同志支援,参加大会战,我就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要不怕艰难。”

大会战打响后,雷永和队友们吃住在山上,挖塔基、挥铁锤、打钢钎。钢钎打在坚硬的石头上,火星四溅,手一次次被震裂,鲜血直往外冒。塔基挖好后,要搬运塔件,山陡路滑,雷永干脆光着脚,穿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把100多斤重的铁柱扛上山,身强力壮的汉子一天最多背两趟,但身高一米六左右的雷永,咬着牙每天背三趟。当时雷永被工友们称作“飞毛腿”,还被大会战指挥部评为“先进生产者”。

大会战结束,雷永回到电杆厂继续当锅炉工。“当时有人讥讽我,说当‘伙头军’没出息,让我找领导换一个轻松的工种。”雷永果断拒绝了这样的“好意”。“烧锅炉就烧锅炉,烧锅炉我就尽心尽力把锅炉烧好。”

“记忆最深的就是钻进炉膛检修,还要趁炉膛没有冷却就进去,温度有七八十度。”雷永告诉记者,当时因为技术、原料等各方面的原因,炉膛很容易堵,检修必须钻进炉膛。“我个头小,把手脚缩起来,一点点的钻进去,进去以后,拿着榔头一点点地敲,敲一会儿出来透透气,又继续敲。”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由于常年坚持精心维护和保养锅炉,电杆厂锅炉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两台锅炉到达服役年限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还可继续使用。雷永还带领班组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制、交接班等规章制度,总结出了“剂量小、勤添煤、小风量、捡二炭”的节煤操作法。

新闻推荐

传达学习市委读书班暨警示教育专题班精神 李群林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彭春梅)4月3日上午,市政协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市委读书班暨警示教育专题班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意见。...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