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挚爱筑就美丽人生

攀枝花日报 2019-03-28 07:01 大字

□本报记者 吴晓龙

47岁的她,已执教28年。她用勤劳和智慧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心,在孩子们心里,她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更是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

她就是仁和区前进镇中心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仁和区第四届道德模范李玲。

1990年,李玲站上三尺讲台,开启了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她深知教师不但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塑造人的灵魂工程师,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她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座右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同事和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她坚持“五讲四不”,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爱心、讲奉献,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工,不利用工作时间做私事,不要求学生为自己做什么事。有时即使是生病,只要不倒下,都要坚持上课。一次,李玲患感冒,夜间发起高烧,浑身疼痛,第二天早晨实在是起不了床,可她一想到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劲,立刻坐了起来,穿起衣服便要出门。家人好言相劝说:“你都烧成这个样子了,上午就去医院输液吧!”李玲却对家人说:“不行,学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学生,我要为他们做出表率。”家人没有办法,只好让她往学校里去。

教学工作中,李玲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创造性劳动,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把抽象的概念、干巴巴的逻辑思维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尤其是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所采用实行的“一遍清教学法”,更是受到学生的欢迎。一遍清教学法,就是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较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李玲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中的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比赛,并多次获奖。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家长的不断增多,李玲班上的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李玲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班上5名留守儿童,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李玲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做起了他们生活中的母亲,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感冒发烧等,处处关心他们。平时里,留守儿童生了病,她总是及时带去看病,护理吃药、打针;留守儿童缺衣少食,她总是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来给他穿;留守儿童有困难,她总是迅速帮助解决。

李玲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她更关心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每周星期一、三、五课外活动时,她都让孩子们通过校信通、飞信等,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讲述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而童年时期作为知识和生活引路人的老师,又时常是和美好的童年一样不可割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千百个孩子的心目中,李玲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人。

新闻推荐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做强大数据支撑

□尚立安本报记者吴晓龙深入消化吸收两广地区考察学习成果,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深入学习、改进工作、加强对接...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