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亲当亲人的女村干部
□本报记者 吴晓龙
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感人的豪言壮语,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家里,她是孝敬公婆的好媳妇;在外面,她是关爱他人、服务邻里、为困难村民排忧解难的村干部。她用自己的爱心,滋润身边人的心田,带给村民更多美好生活的期望。
她就是优秀共产党员,仁和区第四届道德模范,务本乡葩地村党支部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垭口组组长郑西莲。
孝敬老人营造幸福家庭
百善孝为先。今年42岁的郑西莲,把孝老爱亲看作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婚后一直和公公婆婆同住一套房,同吃一锅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公公婆婆身体健康时,还是现在年老多病,她都始终如一,百般孝敬,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郑西莲常对丈夫说:“公公婆婆都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人,艰辛地把你拉扯大,多么不容易。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二老的岁数都大了,身体多病,我们更应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晚年的生活更幸福。”
郑西莲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服侍两位老人。二老有什么要求,她总是尽力满足;二老得了病,她总是及时带去看病,细心照顾老人。两位老人上了岁数,平时爱唠叨,每当这个时候,郑西莲总是满脸笑容地耐心听老人讲,从不和老人顶嘴,和老人说话也是轻言细语。平日里,郑西莲忙完地里的农活回到家,总是尽量多做家务,以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郑西莲对公公婆婆的精心照料,也换得了二老对儿媳的理解,每当农忙的时候,他们也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儿子和儿媳安心在外奔忙。郑西莲不但在生活上体贴照顾老人,而且在精神上关心老人,让两位老人生活愉快,精神上也愉快。村里人只要说起郑西莲对老人的孝顺,无不竖起大拇指。
把村民视作自己的亲人
郑西莲是一位乐于助人的村干部,她把村民们都视作自己的亲人,村里不论谁家有事,她都会主动去帮助解决。村民们说,在葩地村只要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郑西莲的身影。
村里有户人家儿女都外出打工,只有两位老人在家,且都年老多病。郑西莲总是三天两头地去看望两位老人,陪着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帮他们干农活和家务活。两位老人甚是感动,常对人说:“郑西莲就像是我们的女儿一样,不少事情甚至比亲闺女想的还周到。”
去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不足周岁的女儿生病高烧不退,王小英的丈夫又在外打工,急得她直掉眼泪,不知如何是好。郑西莲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医生说,如果送来得晚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便康复出院了。王小英感激地说:“如果不是郑西莲,孩子恐怕就没命了。郑姐对我们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村里有几户人家因儿女外出打工,只剩老人在家,房屋又比较破旧。每年雨季来临之前,郑西莲总不忘带人去帮助他们疏通房前屋后的管道,以免雨水浸进房屋。对住房有危险的老人,郑西莲则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来暂住。郑西莲说:“我是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责任。只有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日子才会过得更好。”
履职尽责当好桥梁纽带
作为葩地村的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垭口组组长,郑西莲认真履职尽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村民的桥梁和纽带。
在郑西莲心里,只要是影响村民生活、关系村民稳定的事,她都要主动去管。为了摸准村里的民情民意和各类人员的信息动态,郑西莲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实情,对村里困难户、低保户、三无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及隐患矛盾等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村里的情况。
村里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每遇到诸如此类的事,郑西莲总是尽心尽力、耐心细致地做好调解工作,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村里有一对小夫妻因经济问题闹离婚,并发生了多次家庭暴力。郑西莲知道后,与村妇联干部多次上门进行调解,分别给夫妻双方做工作。在郑西莲等人的耐心调解下,最终化解了矛盾,夫妻俩重归于好。
郑西莲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2015年,郑西莲被务本乡党委评为优秀工作者;2016年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潘丽记者王南桢)记者近日获悉,近年来,仁和区通过强化资金保障、分类施治和技术支撑等举措,积极推进城乡生活污水、...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