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归宿” 记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师何刚

攀枝花日报 2019-02-02 08:31 大字

何刚在工作中。□本报记者 唐波

在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一款名为“归宿”的苴却砚作品获得了大赛金奖。

这款作品的作者叫何刚,虽然这不是何刚第一次获奖,却是他的艺术才华在全国范围的第一次展示。19岁入行,19年坚守,何刚自觉苴却砚已深深植入自己的灵魂。

“攀二代”的苴却情结

何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祖籍四川广安,父母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大三线建设中的攀枝花市,成为普通的钢铁工人。何刚是土生土长的“攀二代”,自小喜好绘画,对同样“土生土长”且极具创作潜质的攀枝花苴却砚有着浓厚的情结。

1999年,在苴却砚雕刻大师的指导下,何刚开始学习传统苴却砚雕刻。或许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艺术才华,一年时间,他便进入加龙砚艺工作室进一步深造。期间,在工作室担任技术组组长。经过7年磨练,何刚于2006年加入鑫宛美术制品厂担任生产车间主管,正式开始他的苴却砚雕刻创作生涯。11年后,何刚于2010年创立聚龙堂砚艺工作室并收徒传艺,他希望攀枝花苴却砚的传统制作手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攀枝花苴却砚以石质细腻、存墨不腐著称,19年的朝夕相处,砚石的品格也潜移默化了何刚,他在不自觉中成长为情感丰富而不粗糙、品行端正而不迂腐的人。与之相适应的,是他的苴却砚雕刻技艺在温婉中平和地前行,从实入虚,由虚返实,荣誉随之而来。

2013年,何刚的作品《教子图》荣获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精品展”金奖;2014年,他的作品《中国梦》荣获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精品展”金奖,《九龙夺宝》荣获昆明文化旅游博览会银奖,《凤求凰》荣获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精品展”银奖。2015年,何刚创作的《童子拜观音》荣获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精品展”优秀奖。2017年,何刚被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吸收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2018年,何刚创作的《归宿》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另一作品《丝绸之路》则荣获由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第六界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忆江南》荣获铜奖。

厚积薄发,何刚的艺术天分在短短数年“井喷”,成为攀枝花苴却砚雕刻技艺年青一代中的翘楚。

灵魂的“归宿”

近年来,攀枝花苴却砚产业进入沉淀期。

望着满屋子的作品,想着后院上百吨苴却石材,何刚也曾经历过迷惘与彷徨,也想过放弃另寻出路,可最终,那个与生俱来的情结拴住了他,用他的话说,没有谁可以割舍自己的灵魂。

利用这个时期,何刚打起了学习的主意。2017年,他进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参加由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培训班,并于当年底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结业证书。同时,他四处走访,参加各种活动,期望用“行万里路”来凝练自己的才艺。

何刚最喜欢的作品是《归宿》,从业近20年,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对于人来说,他的灵魂总是要有归宿的,攀枝花苴却砚就是我的归宿。在苴却砚这方世界,我可以张扬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顺其自然。我的人生如果没有了这方世界,将会成为一个随波飘逐的孤魂。”正是将自身对家乡的情怀和对艺术的执着一直贯彻,他才能一次又一次获得认可与赞赏。2014年,经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何刚被授予“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师”称号。

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何刚正憋着一股劲,期望用更加凝练的才艺,证明自己,证明那个永世不灭的情结。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抓实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本报讯(记者陈旭耀)春节即将来临,市应急管理局突出抓企业责任落实、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节前停工停产安全监管、强化值守...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