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春天,藏在气象观测场中

攀枝花日报 2019-01-29 07:19 大字

□本报记者 程桂英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走在大街小巷,四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位于攀枝花公园山顶的攀枝花国家基本气象站却一切如常,城市“体温”的记录者们正忙着观测、记录气象数据,检修、维护气象仪器,他们静观风云变幻,细看云卷云舒,记录着这个城市的阴晴冷暖,为老百姓提供准确、及时的地面气象数据。

“80后”尹雪梅就是城市“体温”记录者中的一员。这位陕西女孩,2007年毕业后来到攀枝花,在测报与预报气象信息中,度过了她最美的青春年华。今年春节,她将继续坚守岗位,她说,要用更加精准的气象数据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从“弱女子”到“女汉子”

观天、识雨、望云、看露和霜……这是尹雪梅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每天,除了定时发报之外,尹雪梅还要检查各种仪器、设备,以确保气象数据传输正确无误。

“现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大部分观测数据都已实现自动监测,但云、能见度等要素还必须人工监测。”尹雪梅说,地面气象观测实行每天24小时连续观测。总云量、低云量、云高需观测员通过肉眼观测,判断分析得出数据。气象观测员的时间观念必须非常强,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观测,就得严格执行,否则过了那个点,就意味着那次的数据没了,会影响到天气预测的准确度。

24小时不间断观测,注定了观测员不能像正常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的工作。为了保证24小时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尹雪梅常常在别人进入梦乡时坚守在岗位上,在别人享受假日的轻松自在时行走在观测场。

人工肉眼监测,要求观测员必须要有一双“千里眼”。几年前,攀枝花气象站设备欠缺,很多气象数据只有靠人工观测完成,尹雪梅和同事们经常三更半夜还在看星辰、测风雨、识雷电。

“有时感觉雷就打在自己身后,闪电就在眼前,心都绷紧了,但如果不出去观测,就无法得出准确的气象数据。”尹雪梅说,刚参加工作时,她想都不敢想,自己竟然有勇气在电闪雷鸣的夜晚,顶着风雨雷电去观测气象数据,但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锤炼,她已经能独当一面了。现在,尹雪梅已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弱女子”变成了历经风雨的“女汉子”。

从“门外汉”到“内行人”

别看尹雪梅现在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娴熟老练,刚开始她可是个“门外汉”。尹雪梅说,气象及相关专业分得很细,她学的是农业气象,从事的是气象测报与预报工作,两者差别很大。

“一切从零开始,只能不断学习。”尹雪梅说,气象测报与预报并不是看看风和云就能测得准、报得准,气象信息报文比较复杂,需分析多种气象资料和数据,要不断学习、总结积累经验。尹雪梅现在不但能处理业务软件升级、仪器故障排查、仪器维修维护、网络故障等,还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发新型程序、主持撰写业务软件实用手册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气象全能手”。她还是全省和全市的气象专家,参加全省气象业务竞赛,每次都能拿奖。

尹雪梅说,任何工作都是干出来的,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她就会坚持干下去。每当看到自己提供的气象信息为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时,尹雪梅的内心就会非常高兴,感觉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这些年,由于气象站人手紧、任务重,尹雪梅已放弃多个春节休假,放弃与父母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800多平方米的观测场,记录着这个城市的风云变幻、阴晴冷暖。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当被记者问及有何新年愿望时,尹雪梅笑了笑说:“希望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数据,继续为攀枝花气象事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本报讯(起胜聪报道)为切实保障林区安全,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仁和区平地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严抓森林防火...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