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苴却砚之梦

攀枝花日报 2018-10-12 06:46 大字

杨万里在创作中。□刘海军 本报记者 胡波 文/图

在25年的苴却砚雕刻生涯里,杨万里获得了诸多的荣誉,被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联合会评为高级工艺师;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社等曾收藏过他的作品并授予证书。近年来,他更是荣获“四川省民间艺术(砚雕)优秀传承人”“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师”等荣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道路上,杨万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弘扬攀枝花苴却砚文化作出了贡献。

今年52岁的杨万里原名杨勇,巴中人。他刚出生三天就父母双亡,靠养父养母抚养长大。7岁那年,养母又去世了。在苦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特别坚强。上学时,他最喜欢的两门功课就是美术和语文,他的作文和图画在学校里常常获奖。

“天生我才必有用”,杨万里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初中毕业后,杨万里凭借对美术的爱好,干起了简单的石像雕刻行当。但日复一日地重复打造几种雕像,艺术才智没有办法发挥,满身的技艺也无施展之地,这使杨万里内心十分不甘,他总梦想能走上更大的人生舞台。

1985年,一位老乡从攀枝花带回一块石头,他发现此石不一般,这就是美丽的苴却石。苴却石的硬度、润度和花色深深地吸引了他。1992年,他告别了故乡,奔向了千里之外的攀枝花。

来到攀枝花,杨万里通过学习体验后得知,苴却砚几乎集中国各大名砚材料的优点于一身,是天地的精华,难得的奇石,而苴却砚的雕刻是一个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

自此,他向业内人士虚心求教,刻苦学习,逐渐掌握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等手艺。随后,他集众家之长,先后创作了近千方砚台和摆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017年4月,杨万里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来到四川大学进修。期间,艺术界专家教授们的讲课,中外美术雕刻的精品,基础文学、美学知识的“充电”,让杨万里眼界大开,思维更加活跃。

回到攀枝花后,杨万里对自己以前的作品重新审视了一遍。他认为,必须要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赋予作品更有艺术价值的内涵,才有可能创造出流传于世的作品。

2017年5月的一天,杨万里像往常一样,在他以前积攒的原石存货中随手抽出一块青色的板材。板材长近1000厘米、宽600多厘米,看上去很平常,没什么特殊之处。他把原石放到案板上,开始了“找眼”的工序。一会的功夫,他眼前就猛地一亮——一颗金钱龙眼!他的心跳加快了——这样的石眼在苴却石中非常罕见。他接着找下去,一颗又一颗或大或小的“眼”不断地闪现出来。苴却砚业内有句话,“七眼为珍,八眼为宝”,而这块原石上,分布了大大小小158只“眼”。

他惊呆了,傻傻地站在那里,一时不知所措——在一块苴却石上找到这么多只“眼”,这在从事了25年苴却砚雕刻的他看来,真的是一件稀奇事儿!

平复了激动情绪,杨万里开始打量这些“眼”的分布。业内人士都明白,如果分布不合理,再多的“眼”也难以构思出好的作品来。他盯着原石上的“眼”琢磨,“眼群”呈“天女散花状”,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含意呢?一天,两天……很多天过去了,他的大脑依然一片空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杨万里梦到一只孔雀向他飞来,它羽色如锦,美丽动人,尤其它的羽翼上,每一根都生有一只如慧目一般的眼睛。孔雀冲他鸣叫着,展开了七彩羽翼,然后隐进了他面前的那块苴却石中。

这只孔雀在隐进石头的霎那,也走进了杨万里的心。杨万里开始构画腹稿——《百鸟之王》。他还到动物园里仔细观察孔雀的习惯和动态,反复地琢磨比对。定稿以后,他庄重地拿起刻刀,表情严峻地走向那块禁锢着孔雀的苴却石。

杨万里一头扎进创作室,再出来时已经是三个月后了。这三个月里,他在汗水与石屑里挥刀,一寸一寸在石头上探索。他仿佛不是在雕刻,而是在石头里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将那只孔雀与石头剥离。

诞生前的阵痛往往会被成功时的喜悦所淹没。杨万里刻完最后一刀,宽慰地笑了。

新闻推荐

东区开讲坛 身边人讲故事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王代强“青年要为社区做出贡献,就是要不断传递正能量。”近日,攀枝花市图书馆多功能厅来了80多名市民,聆听新...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