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培育核心价值观 助力攀枝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攀枝花日报 2018-08-08 07: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旭耀)日前,记者从东区获悉,该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突出“体系化”要求,着力筑阵地、抓载体、树典型,切实凝心聚力、振气塑魂,为攀枝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支撑、贡献力量。

聚焦物的“硬件”建设,筑牢传播阵地。东区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建好用好景观、文化、网络等宣传阵地,引导人们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打造主题景观阵地,在辖区机关、学校、社区等重要场所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景观近100个、宣传栏500余个。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凤凰花公园、隆庆公园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5个,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雕塑、园林景观、休闲设施等有形载体,融入干部群众日常生活,让大家在休闲娱乐中接受熏陶;打造特色宣传阵地,广泛运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经常性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建好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公益广告阵地,让人们随时随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打造本土文化阵地,推进“渡口记忆”三线建设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建成“兰尖故事”微型博物馆,依托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等资源,组织开展“三线建设精神永相传”系列活动,通过看实物、听故事,了解攀枝花历史,传承“三线建设精神”,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

聚焦行的“软件”打造,做实活动载体。东区在资源整合、结合融入上狠下功夫,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建立以支队为统揽、大队为支撑、服务站为平台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全区志愿者达到3万余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慰问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以“暖冬行·爱传递”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为载体,带动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社区,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0万小时;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以社区为单位,每年组织开展“文明祭祀”“粽情飘香 传承文明”“老少同乐话中秋”“邻里一家喜迎新春”及新年联欢会等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今年5月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活动,共有800余位干部群众现场聆听讲座,312万网友收看节目,24.3万网友通过微博等参与交流互动。

聚焦人的“典型”选育,强化示范引领。东区坚持从凡人善举入手,立标杆、树典型,发挥模范人物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作用,引导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坚持着眼基层、着眼群众,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劳动者”“感动东区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评选出“爱心大妈”丁爱谱、“暖心大妈”王辉荣、“知心大妈”沈素敏、“热心大妈”陈玉华等看得见、做得真、学得到的草根典型100余个。其中,15人获评全市道德模范,3人获评全省道德模范,1人获评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精选省市道德模范、“感动东区”人物和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编印《唱响道德赞歌 培育文明风尚》读本,印发全区学习。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开展先进典型基层巡讲、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等活动,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奉献付出,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发挥丁爱谱、王辉荣等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打造爱谱连锁党代表工作室、辉荣志愿服务协会等品牌,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红袖标”文明劝导等活动,带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人人争当典型、个个争做模范的生动局面,推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新闻推荐

比选公告

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办事处学园路社区平安广场打造项目启动比选程序,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公司报名参加。一、比...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