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仁和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妙招——人工湿地成治污利器

四川日报 2018-08-03 06:50 大字

□彭莉徐铭本报记者王代强

农村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厌氧处理,流进种满芦苇的人工湿地,变成能直接排放的清水。近日,记者走访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看到了这样的“魔术”。

今年,仁和区被纳入全省首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今年仁和区计划实施60个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为主的项目,包括新建人工湿地6个、新建污水管网约25.9千米等。“这些项目主要用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仁和区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吴文鹏说,目前项目已在全区多地启动,预计年底前全部竣工投用。

平地镇迤沙拉村是项目建设点之一。记者来到这里,发现村核心区架起了总长度为973.3米的管道。通过管道,生活污水被运送到1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用来浇地。”村民毛福银说。

在平地镇平地村,污水经过管网、厌氧池、沉淀池,流入有大片芦苇的人工湿地。经过系列生化反应,污水变为清水,并被送到农田。据介绍,该村核心区374户1500余人的生活污水集中在这里净化。“平地村的人工湿地每天可处理500立方米生活污水。”平地镇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张宗斌说,下一步,平地镇将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升级。

据了解,近年来,仁和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先后整合各级资金3亿余元,建设了大量的沼气池、公厕等治污设施,支持乡镇购置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全面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新闻推荐

关于9#锅炉安全阀校验期间噪音排放公告

各位住户和职工:攀钢钒公司能源动力分公司9#锅炉安全阀运行到期需进行校验,安全阀校验期间会短期产生气流噪音排放...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