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为立身根本 ——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佳最美医务工作者”钟凤林

攀枝花日报 2018-08-03 06:4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琴

在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对病人的“责任”让他对每一台手术都追求完美,经常一做就是二十个小时。如今,已经成为骨科主任的他,又主动肩负着为科室培养人才的“责任”。他就是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佳最美医务工作者”钟凤林。

“铁人”医生

“解决病人的疾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病人每天都在给我们提‘难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只有最先进的技术,才能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在钟凤林看来,医生最大的“责任”,就是要为患者解除痛苦。为了尽到自己的责任,钟凤林从医三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

几年前,为了完成一例四个手指的再植手术,助手换了一个又一个,而钟凤林一直坚持到手术最后,时长近24小时,期间只能喝几袋牛奶维持体力。时常有人问钟凤林,选择这样艰苦的工作,图的是什么?钟凤林总是微微一笑:“做一位好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责任心和同情心。面对病人的企盼,医生别无选择。”

经过十几年的磨练,钟凤林在脊柱四肢骨关节创伤、畸形、骨髓炎、骨结核及骨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断指(趾、肢)再植,拇、手指再造及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等手术。为了掌握血管缝合技术,钟凤林用细硅胶管、猪排血管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断指再植技术,至今已完成200余例手术,成活率达90%。

学科带头人

作为学科带头人,钟凤林和全科医护人员相融共进,打造攀西骨科一流团队。目前市中心医院骨科已成为攀西地区规模最大、亚专业最全、技术力量最强的学科,在省内同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和越来越复杂的患者需求,钟凤林以身作则,坚持全面发展,各有侧重,保持脊柱、关节、手外和血管外科四个亚专业均衡发展,要求每位医生既成为多面手,又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在钟凤林的带领下,市中心医院骨科上下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以微创为发展方向,亚专业得到较好发展。骨科年收治病人量近3000余人,年门诊量20000余人,年手术量2000余台。

钟凤林已经53岁了,他想在退休之前为科室培养一批得力的青年医生,所以一有时间就组织科室里的医生进行培训,把自己三十多年来的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新闻推荐

倾注大爱铸荣光

□本报记者吴晓龙她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一位年过七旬的共产党员。她退休不褪色,甘洒余辉托朝阳,先后与80多名...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