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明海:誓要家乡奔小康
□本报记者 吴晓龙
在仁和区同德镇新民村,提起兰明海的名字,无人不知。兰明海如此“出名”,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因为他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带领帮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2011年,时刻惦记着家乡人民的兰明海,义无反顾地放弃在外务工挣钱的生活,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帮助村民改变贫困面貌。8年来,他以“挣到两元钱也要拿出一元钱来搞帮扶”的执着精神,捐资、垫资,为村民们修建起了一条条出行路、产业路和致富路。
兰明海还根据新民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捐资5万元从外地购回数万株樱桃、薄壳山核桃和蜜桃等树苗,免费分发给村民们种植,结束了多年来该村无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全村2100余名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2017年,兰明海当选为攀枝花市第四届道德模范。今年3月,兰明海被推选为新民村党支部书记。
不忘初心回乡奉献
兰明海1972年出生在同德镇新民村,1997年,兰明海在外地一边打工,一边求学。2000年兰明海回到家乡,同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改变部分村民的贫困生活,2001年,兰明海带领几十名村民去云南丽江等地务工。由于所学的是煤炭管理专业,每到一地都得到煤矿老板的欢迎和重用,这样一干就是10年,也让兰明海掌握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
眼前是大山外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但夜深人静时,兰明海的脑海里总是闪现出家乡的贫困景象。他想起了入党时自己所说过的话:“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兰明海果断放弃在外务工挣钱的日子,回到了家乡。
自掏腰包捐资修路
回到家乡后,兰明海当选为新民村的党总支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要致富,先修路。深知道路的重要性的兰明海,回乡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认为,只有路通了,村民出行方便了,经济才能发展起来,脱贫致富才能实现。于是,他向村两委提出:“哪里有人住,就要把路修到哪里。”
兰明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主动承担起村里的修路任务,而且每当缺乏修路资金时,总是慷慨解囊。那草箐组到村委会有近7公里的土路,晴通雨阻,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2011年,村委会决定修这条路时,因缺乏资金,迟迟不能动工。兰明海主动捐款10万元。2012年,村里修建黄岩脚组道,付不出人工费,兰明海二话不说,又捐出1万元填补工时费缺口。
新民村到同德镇,有一条10多公里长的老旧通村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受损严重,尘土飞扬,已远远不能适应脱贫致富的需要。早在2016年村委会就决定将这条破旧的老路改造成水泥路,然而,资金不足却成了“拦路虎”。兰明海再次自掏腰包近50万元,垫资修路。如今,这条宽3.5米,长10多公里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是村民们的一条产业路、致富路。
新民村和双河村相距3.4公里,可是两个村之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经济往来甚少。2015年,兰明海垫资7万元,在新民村和双河村之间建成一条近3公里的毛坯路。后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条路被改建成了水泥路。
调整产业脱贫致富
新民村地处二半山区,村民世世代代都以种植玉米、土豆和少量的稻米为生,没有一个像样的支柱产业,脱贫致富难度很大,这让兰明海坐立不安,夜不能眠。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寻找适合新民村致富的支柱产业,兰明海自费邀请专家到村里“把脉会诊”,出谋划策。经过多次的反复论证,根据新民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专家给出意见:发展温带水果。于是,兰明海自费从外地购回樱桃和薄壳核桃树苗,免费分给村民栽种。有的村民因缺乏栽种水果的经验,心里没有底,有畏惧感。为此,兰明海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栽种,并请来专家指导。2013年,新民村的樱桃获得丰收,首次迎来外地客商,看见樱桃销售的热闹场面,当初观望的村民一改顾虑,纷纷要求种植樱桃等水果。2015年,兰明海在新民村带动、鼓励村民栽种了近800亩水果。
如今,数千亩果树在新民村的田间地头茁壮生长,村民们的致富梦不再是一句空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近日,仁和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深入总发中学开展“平安校园行”主题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围绕“平安校园行”主题,向全校300余名学生分享了什么是校园暴力、哪些行为属...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