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金成:岁月有痕化春泥

攀枝花日报 2018-04-17 07:18 大字

□曹晓燕

前不久,在市三中附近某小区的一间民宅里,笔者见到了一位经历不凡的八旬老人,他的名字叫聂金成。

聂金成是云南丽江人,生于1939年,18岁入伍后辗转到过四川的甘孜、阿坝,后来又到了云南的迪庆。在艰苦卓绝的打土匪、平叛乱战斗中,聂金成所在部队的战士们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青春和热血……虽说聂金成在回忆往事时波澜不惊,但笔者却从老人的讲述中读出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54年前的“谷雨”时节,聂金成从部队转业了,他背着背包、远行千里来到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在位于仁和区大田镇的一个林业部门当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林业工人。在那战天斗地的岁月里,聂金成与局机械工程处、线路队的同志们一起,肩挑背扛、风餐露宿,在深山峡谷里搞林区基本建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地上常常无人顾及安排一日三餐,300多人吃饭一时间成了一个难题。于是,相关领导点名由聂金成牵头,成立一个管大伙吃饭的“伙食团”。那时,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办“伙食团”的费用有限,聂金成仍想方设法为工友们改善伙食。

后来,聂金成又被调到另一部门,管理600多人的“吃喝”。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叶,聂金成所在的单位解散后,为了生计的他,又干过木匠、房建和保卫干事。1972年,聂金成被调到了一林场保卫科工作,6年后到了市园林处,直到退休。

“聂金成爱帮助人”,大凡认识他的人都知晓。回忆起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要凭票购买,聂金成总是节省出家中的粮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聂金成的妻子受其影响,也时常帮助左邻右舍。1976年,单位分配住房,按当时的政策,聂金成一家5口人可分到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但聂金成却把房子让了出来,帮助那些人口更多更需要住房的家庭。聂金成还帮助过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事,这个同事远在老家的妻子、孩子身体都不好,聂金成就想办法、找关系把他们的户口迁到攀枝花,并带着他们去相关部门办了病情证明。在同事因病去世后,聂金成又一直在经济上关照同事的妻子和孩子很多年。

“三块石头垒口锅”是攀枝花建设初期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前不久,聂金成的女儿带着年迈的爸爸妈妈去参观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聂金成看到馆藏的那些珍贵物件,整个人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从博物馆回到家里,聂金成就把自己曾在工作生活中使用过的收音机、油印机、公文包、瓷盒子、搪瓷碗,以及干木匠时用过的推刨、锉刀等物品捐赠给了三线建设博物馆。可以说,这些珍藏了多年的东西,聂金成爱惜如命。

一个将生命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的人,其精神世界定与这个不平凡的城市一样,令人敬仰!聂金成的讲述让笔者肃然起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啊,正像成千上万的攀枝花老一辈建设者们一样,聂金成亦如一棵攀枝花树,风雨无惧,高大挺拔,花开百年。

新闻推荐

第四届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攀举行

本报讯(记者彭春梅)4月13日,2018年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开幕式在攀枝花学院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西南交通大学、攀枝花学院等22支代表队将一决高下。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