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安全行车120万公里 ——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佳最美公交驾乘人员”刘勇

攀枝花日报 2018-04-16 06:52 大字

□本报记者 彭春梅

在攀枝花公交客运总公司,有一位驾驶员开公交车23年,安全行车里程达到1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圈。他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佳最美公交驾乘人员”刘勇。

子承父业的快乐

刘勇的父亲刘洪达,是攀枝花第一代公交人。

在刘勇的记忆里,父亲1965年从泸州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攀枝花,一直在交通战线工作。小时候,看到父亲手握方向盘,将一批又一批的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刘勇就下定决心,自己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公交驾驶员。事实上,刘勇不仅做了公交驾驶员,还娶了一位公交乘务员。

要当公交驾驶员并不容易,刘勇学车学了整整一年,又跟着父亲实习了一年。父亲对待工作的严谨、对待乘客的热心,一直感染着刘勇。

父亲原是公交7路车驾驶员,刚上班时,刘勇特意申请也在公交7路当驾驶员。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刘勇成长起来。

23年来,刘勇从每一次操作中认真总结驾驶经验,从每一件小事中认真琢磨服务要领。经过实践磨炼,他总结出“脚轻手快,轻踩慢带”的八字驾驶技术和“热心、爱心、贴心、耐心”的服务心得,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在运营过程中,刘勇始终保持中速行驶,避免紧急刹车;在路面坑洼路段,他会将离合器、刹车、油门巧妙配合,科学利用车辆惯性,尽量减少车辆颠簸,努力避免车内乘客受伤;面对每天来来往往的乘客,他会随时观察,遇到特殊人群或行动不便的乘客,会等他们坐稳后再慢慢起步;遇到雨天路边积水,他会在停站时尽量避开积水洼地;遇到其他车辆变道插队或抢行时,他会主动让一步;遇到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他会主动停车让行;遇到十字路口,他会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遇到堵车时,他会耐心向乘客解释,做好乘客情绪疏导……同事开玩笑说他“跑得慢”,他总是笑着说:“方向盘掌握在我手上,我就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

不忘初心的坚守

其实,刘勇本有机会到其他岗位的。2005年和2011年,刘勇先后两次考上了公交安全员职位。如果上岗将不用开车,而是走上管理岗位,但是他都拒绝了。刘勇说:“只要身体能适应,就一辈子开公交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示范车”驾驶员,驾驶室那块金灿灿的示范牌匾时刻让他感到荣誉和责任。“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这是他为自己定下的规矩。为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多年来,他认真做好“一日三检”工作,每次出车前都要提前对车辆油、水、电、气、刹、胎压等进行严格检查;车到终点站,他都会查看是否有漏油、漏水,轮胎是否正常,轮毂温度是否正常,座椅螺丝是否松动;车辆回场,他又会一丝不苟地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和检查。由于保养仔细,他驾驶的车辆从没发生过路上抛锚的故障。

23年来,踏实勤奋、敬业奉献的作风,让他在工作中硕果累累——安全行车里程达到120万公里,服务实现零投诉,先后荣获四川省交通厅、共青团四川省委“交通行业青年能手”,攀枝花市“劳动模范”,攀枝花市交通运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全国道路运输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驾驶员劳动竞赛“先进驾驶员”等称号,并多次荣立攀枝花公交客运总公司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公交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示范车”。

新闻推荐

关爱残疾人 温暖送到家

关爱残疾人温暖送到家本报讯(陈静记者吴晓龙)近日,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中路社区残协工作人员将康复体育器材、康复体育服务送入辖区12户残疾人家庭,让残疾人享受个性化、精细化的居家康复体育...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