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扶贫贷款叩开产业脱贫之门
□杜龙美本报记者李刚
特约通讯员任婧
3月9日,仁和区总发乡板桥村五组后山坡地上,村民刘汉琼正忙着给自家最后一批芒果苗嫁接枝条。看着一半坡地盛开的芒果花,而另一半坡地的300余株芒果苗又嫁接了新的品种,刘汉琼心里非常踏实,她告诉记者,是小额扶贫贷款帮助她家走出了困境。
发展产业没有资金果农望树兴叹
“只要瞄准产业,靠着小额扶贫贷款,过上好日子再也不是梦。”在刘汉琼家中,她70岁的岳父段兴田说出了这几年家里的变化。
几年前,段兴田家可以说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儿子早年去世,剩下儿媳和孙子,自己又体弱多病,全家的生活就靠儿媳刘汉琼一个人支撑。为了更好地照顾岳父同时减轻家里的负担,儿媳再嫁,与现在的丈夫同老段生活在一起。虽然家里增加了一个劳动力,可是没有产业支撑,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
2003年,刘汉琼和丈夫利用自家的坡地发展了200余株芒果,原本想靠着这批果树改变家里的状况,但由于缺乏资金修建灌溉设施,芒果的产量上不去,急得一家人团团转。
“眼看坡地里的芒果进入挂果期,但是没有水浇灌,芒果树如同‘风景树\’,没法增收。”段兴田回忆说。
小额扶贫贷款助力脱贫步伐加快
段兴田家发展产业的情况在仁和区众多贫困户中很普遍。通过地方政府和帮扶责任人的走访,得知农户们发展产业的愿望和诉求后,为破解资金难题,仁和区大胆探索,因户施策,实施金融扶贫新机制,聚焦小额扶贫贷款,与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合作,通过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为在册贫困户申请最高5万元、期限3年以内的贴息贷款。这一贷款完全免抵押、免担保,由财政全额贴息,以支持地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
搭乘政策的东风,2016年底,段兴田一家申请到了3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政府根据他家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并积极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有了资金和技术,老段家在芒果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修建起100立方米的水池,还架设了400米的灌溉管道。当年,他家200多株芒果树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为了让发展步子更快,老段家又补种了300多株芒果树。
产业成型长效发展
金融帮扶叩开脱贫大门
为了让老段一家今后有持续收入,彻底摘掉贫困帽子,政府积极在产业发展中为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帮助老段联系芒果销售市场,利用辖区芒果销售企业为其拓展销售渠道,让他家的芒果产业真正有产量、有品质、有效益、能脱贫。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为老段家争取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修建起了崭新的住房,在2017年为其解决低保资金2100元;在医疗救助扶持方面解决资金805元,解决2017年新农合资金750元。
他家后期发展的300余株芒果树也进入了嫁接期,明年就能陆续见效。2017年,老段家仅芒果一项收入就达到了30000余元。如今,老段不仅自家脱贫,还成了村里的脱贫带头人,与周围的贫困户抱团发展,帮助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管理芒果树。
2016年以来,仁和区紧紧围绕产业脱贫目标,在加大产业扶贫投入的同时,通过小额信贷资金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投入不足的难题,激发创业动力,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截至2017年12月底,仁和区共发放小额贷款2837.57万元,为106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改建住房提供了资金保障。
此外,仁和区还设立了教育、卫生、小额信贷、贫困村产业扶持4项基金。截至2017年12月底,4项基金总规模为5249万元,使用规模2418万元,为5020名贫困户子女上学、就医、发展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闻推荐
《关于倾力打造攀枝花主题公园,推动攀枝花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为攀枝花市建设阳光花城、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需要。如何...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